[实用新型]摩擦摆减震复位支座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59594.7 | 申请日: | 2011-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272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23 |
发明(设计)人: | 侯海彪;金怡新;李世珩;陈彦北;孙湘明;周万红;郭红锋;陈娅玲;陈忠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19/04 | 分类号: | E01D19/04 |
代理公司: | 上海硕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51 | 代理人: | 王法男 |
地址: | 412007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摩擦摆减震复位支座,包括上板组件、上转动块、双球面转动块、限位块、下转动块、下板组件,上转动块安装在双球面转动块上,上转动块与双球面转动块中间有上摩擦副;双球面转动块安装在下转动块上,双球面转动块与下转动块中间有下摩擦副;在上转动块上安装有限位块;主要作用是限制双球面转动块水平方向移动,当地震发生时,一旦地震水平力大于限位块的设计抗剪力,限位块断开,双球面转动块水平向开始往返移动,通过双球面转动块的圆弧面,大大延长了桥梁基本自振周期;同时通过具有高耐磨、耐高温及摩擦系数稳定的改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板将地震能量转化为热能,从而实现了隔震及耗能的目的。 | ||
搜索关键词: | 摩擦 减震 复位 支座 | ||
【主权项】:
一种摩擦摆减震复位支座,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板组件、上转动块、双球面转动块、限位块、下转动块、下板组件,上转动块安装在双球面转动块上,上转动块与双球面转动块中间有上摩擦副;双球面转动块安装在下转动块上,双球面转动块与下转动块中间有下摩擦副;在上转动块上安装有限位块。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20359594.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