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承载能力行星减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67227.1 | 申请日: | 2011-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807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0 |
发明(设计)人: | 董林渊;司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工业第六一八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16H1/28 | 分类号: | F16H1/28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梁瑞林 |
地址: | 710065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属于传动技术领域,涉及对行星减速器的改进。它包括输入轴1、左内齿圈2、左内齿圈轴承2a、太阳轮3、输出内齿圈7、左输出轴承8和右输出轴承9,其特征在于:有一个与左内齿圈2相同的右内齿圈13,在左内齿圈2与右内齿圈13之间有3~6个沿圆周均布的三联行星轮10,左行星轮10a与左内齿圈2的内齿啮合,中行星轮10b分别与输出内齿圈7的内齿以及太阳轮3啮合,右行星轮10c与右内齿圈13的内齿啮合,在所有的三联行星轮轴之间有左支撑环11和右支撑环12。本实用新型的体积和重量小,承载能力高,满足了航空产品的要求。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承载 能力 行星减速器 | ||
【主权项】:
一种高承载能力行星减速器,包括输入轴(1)、左内齿圈(2)、左内齿圈轴承(2a)、太阳轮(3)、输出内齿圈(7)、左输出轴承(8)和右输出轴承(9),左内齿圈(2)通过法兰或者花键或者耳片固定在带有旋转驱动装置的基体上,左内齿圈(2)带有左内齿圈中心孔,输入轴(1)的左端从左内齿圈中心孔向左伸出与旋转驱动装置的输出端连接,在输入轴(1)与左内齿圈(2)的左内齿圈中心孔之间有左内齿圈轴承(2a),在输入轴(1)的中部有太阳轮(3),太阳轮(3)与输入轴(1)通过键连接或者一体加工成形,输出内齿圈(7)位于左内齿圈(2)的右边,在输出内齿圈(7)的左端与左内齿圈(2)的右端之间有左输出轴承(8),输出内齿圈(7)通过法兰或者花键或者耳片与被驱动机构连接;其特征在于:有一个右内齿圈(13),它的结构与左内齿圈(2)相同,右内齿圈(13)也通过法兰或者花键或者耳片固定在带有旋转驱动装置的基体上,右内齿圈(13)的内齿与左内齿圈(2)的内齿相对并且相位相同,右内齿圈(13)上的右内齿圈中心孔与左内齿圈(2)左内齿圈中心孔同轴,输入轴(1)的右端从右内齿圈(13)的右内齿圈中心孔向右伸出,在输入轴(1)与右内齿圈(13)的右内齿圈中心孔之间有右内齿圈轴承(13a),右输出轴承(9)安装在右内齿圈(13)的左端与输出内齿圈(7)的右端之间;在左内齿圈(2)与右内齿圈(13)之间有3~6个沿圆周均布的三联行星轮(10),三联行星轮(10)由左行星轮(10a)、中行星轮(10b)、右行星轮(10c)和三联行星轮轴连接组成,左行星轮(10a)、中行星轮(10b)和右行星轮(10c)的结构相同,左行星轮(10a)与三联行星轮轴的左端连接,右行星轮(10c)与三联行星轮轴的右端连接,中行星轮(10b)位于左行星轮(10a)和右行星轮(10c)的中间,左行星轮(10a)、中行星轮(10b)和右行星轮(10c)的相位相同;左行星轮(10a)与左内齿圈(2)的内齿啮合,中行星轮(10b)分别与输出内齿圈(7)的内齿以及太阳轮(3)啮合,右行星轮(10c)与右内齿圈(13)的内齿啮合;在所有的三联行星轮轴之间有左支撑环(11)和右支撑环(12),左支撑环(11)和右支撑环(12)是结构相同的、截面为矩形的圆环,左支撑环(11)位于左行星轮(10a)与中行星轮(10b)之间,右支撑环(12)位于中行星轮(10b)与右行星轮(10c)之间,左支撑环(11)和右支撑环(12)的外径与所有的三联行星轮轴的外切圆间隙配合。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工业第六一八研究所,未经中国航空工业第六一八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20367227.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液压控制变速机构
- 下一篇:交叉型刹车盘厚度警示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