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相关仪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70735.2 | 申请日: | 2011-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620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1 |
发明(设计)人: | 熊桂生;张志刚;祝传文;王树雨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量子光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J11/00 | 分类号: | G01J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信立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5 | 代理人: | 黄威;王桂霞 |
地址: | 100190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相关仪,用于测量超短激光脉冲宽度,包括:入射参考小孔、楔形分光镜、第一直角反射镜、第二直角反射镜、扫描装置平台、抛物面镜、探测器以及控制装置,所述入射参考小孔用于等高平直入射的被测激光通过以形成入射光路,所述楔形分光镜位于所述入射光路上,其与所述入射光路的夹角为45°。本实用新型的自相关仪由于采用楔形分光镜代替了现有技术中采用的两片两面平行的分束片,使得自相关仪的光路结构简单,且楔形分光镜的两表面的多次反射形成的干涉场信号不再与出射光路重合在一起,从而使探测器能够检测到干净的自相关信号。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相关 | ||
【主权项】:
一种自相关仪,用于测量超短激光脉冲宽度,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等高平直入射的被测激光(17)通过以形成入射光路(10)的入射参考小孔(23);楔形分光镜(20),位于所述入射光路(10)上,所述楔形分光镜(20)与入射光路(10)的夹角为45°;第一直角反射镜(21),包括第一平面反射镜(211)和第二平面反射镜(212);所述第一平面反射镜(211)位于所述入射光路(10)经所述楔形分光镜(20)反射后形成的第三光路(13)上,所述第三光路(13)与第一平面反射镜(211)的夹角为45°;所述第二平面反射镜(212)与第一平面反射镜(211)垂直以将所述第三光路(13)原方向返回形成第四光路(14);第二直角反射镜(22),包括第三平面反射镜(221)和第四平面反射镜(222);所述第三平面反射镜(221)位于所述入射光路(10)经所述楔形分光镜(20)透射后形成的第一光路(11)上,所述第一光路(11)与第三平面反射镜(221)的夹角为45°;所述第四平面反射镜(222)与第三平面反射镜(221)垂直以将所述第一光路(11)原方向返回形成第二光路(12);所述第二直角反射镜(22)设于可平行于所述第一光路(11)周期往复运动的扫描装置平台(31)上;抛物面镜(25),位于所述第二光路(12)经所述楔形分光镜(20)反射后形成的光路上;探测器(40),位于所述出射光路(16)经所述抛物面镜(25)聚光后的光路上以采集所述出射光路(16)聚焦后的光信号并将采集到的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控制装置(41),分别与所述探测器(40)和扫描装置平台(31)电连接以采集所述探测器(40)生成的电信号并控制所述扫描装置平台(31)的周期往复运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量子光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量子光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20470735.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太阳能真空集热管抗机械冲击检测仪
- 下一篇:水位测量仪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