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频宽波束圆极化低剖面天线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25684.9 | 申请日: | 2011-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331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曹振新;汤燕;夏继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电科技扬州宝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Q21/24 | 分类号: | H01Q21/24;H01Q1/38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程化铭 |
地址: | 225003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实现了一种多频宽波束圆极化低剖面天线,包括:天线罩,在天线罩内设有按照从下至上的顺序叠合的馈电网络层、第一介质层、第一金属层、第二金属层、第二介质层、第三金属层、第四金属层、第三介质层、第五金属层、第四介质层和第六金属层,且由短路螺钉穿过固定;第三金属层与第四金属层连接,在第二介质层内设有第一金属化过孔和第二金属化过孔,所述第一金属化过孔和第二金属化过孔连接于第三金属层;在所述的馈电网络层上设有威尔金森90°移相功分器和四分支90°移相功分器;在第三金属层与馈电网络层之间设有第一馈电针和第二馈电针,在第六金属层与馈电网络层之间设有第三馈电针和第四馈电针。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频宽 波束 极化 剖面 天线 | ||
【主权项】:
一种多频宽波束圆极化低剖面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天线罩(1),在天线罩(1)内设有按照从下至上的顺序叠合的馈电网络层(12)、第一介质层(11)、第一金属层(10)、第二金属层(9)、第二介质层(8)、第三金属层(7)、第四金属层(6)、第三介质层(5)、第五金属层(4)、第四介质层(3)和第六金属层(2);在馈电网络层(12)、第一介质层(11)、第一金属层(10)、第二金属层(9)、第二介质层(8)、第三金属层(7)、第四金属层(6)、第三介质层(5)、第五金属层(4)、第四介质层(3)和第六金属层(2)的中心位置分别设有第1中心小孔(15‑1)、第2中心小孔(15‑2)、第3中心小孔(15‑3)、第4中心小孔(15‑4)、第5中心小孔(15‑5)、第6中心小孔(15‑6)、第7中心小孔(15‑7)、第8中心小孔(15‑8)、第9中心小孔(15‑9)、第10中心小孔(15‑10)、第11中心小孔(15‑11),所述第1中心小孔(15‑1)、第2中心小孔(15‑2)、第3中心小孔(15‑3)、第4中心小孔(15‑4)、第5中心小孔(15‑5)、第6中心小孔(15‑6)、第7中心小孔(15‑7)、第8中心小孔(15‑8)、第9中心小孔(15‑9)、第10中心小孔(15‑10)、第11中心小孔(15‑11)为孔径相同的同心孔且由短路螺钉(15)穿过,实现天线整体的固定和高次模分量的抑制;所述第三金属层(7)与第四金属层(6)连接,在第二介质层(8)内设有第一金属化过孔(13‑3)和第二金属化过孔(16‑3),所述第一金属化过孔(13‑3)和第二金属化过孔(16‑3)连接于第三金属层(7);在所述的馈电网络层(12)上设有威尔金森90°移相功分器(18)和四分支90°移相功分器(19);在第三金属层(7)与馈电网络层(12)之间设有第一馈电针(13)和第二馈电针(16),所述第一馈电针(13)的一端与第一金属化过孔(13‑3)连接,第一馈电针(13)的另一端与威尔金森90°移相功分器(18)的一个输出端(13‑6)连接,在第一馈电针(13)与第一金属层(10)、第二金属层(9)之间设有第1绝缘间隙(23);所述第二馈电针(16)的一端与第二金属化过孔(16‑3)连接,第二馈电针(16)的另一端与威尔金森90°移相功分器(18)的另一个输出端(16‑6)连接第二馈电针(16),在第二馈电针(16)与第一金属层(10)、第二金属层(9)之间设有第2绝缘间隙(23‑1);在第六金属层(2)与馈电网络层(12)之间设有第三馈电针(14)和第四馈电针(17),所述第三馈电针(14)的一端与第六金属层(2)连接,第3馈电针(14)的另一端与四分支90°移相功分器(19)的一个输出端(14‑11)连接,在第三馈电针(14)与第一金属层(10)、第二金属层(9)、第三金属层(7)、第四金属层(6)和第五金属层(4)之间设有第三绝缘间隙(24);所述第四馈电针(17)的一端与第六金属层(2)连接,第四馈电针(17)的另一端与四分支90°移相功分器(19)的另一个输出端(17‑11)连接,在第四馈电针(17)与第一金属层(10)、第二金属层(9)、第三金属层(7)、第四金属层(6)和第五金属层(4)之间设有第4绝缘间隙(24‑1)。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电科技扬州宝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东南大学,未经中电科技扬州宝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20525684.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