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前保险杠吸能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54441.8 | 申请日: | 2011-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182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07 |
发明(设计)人: | 赵东辉;王菊;陈如意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9/18 | 分类号: | B60R19/18 |
代理公司: |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 50123 | 代理人: | 徐先禄 |
地址: | 400023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汽车前保险杠吸能装置,包括前碰撞接触面、上碰撞吸能面及下碰撞吸能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碰撞接触面和上、下碰撞吸能面采用金属材料制成;上、下碰撞吸能面分别位于前碰撞接触面的上、下两侧,并与前碰撞接触面连为一体;所述的上碰撞吸能面与前碰撞接触面间呈锐角连接,下碰撞吸能面与前碰撞接触面呈钝角连接。本实用新型由于其上、下碰撞吸能面与前碰撞接触面间存在一定角度,使其横截面呈斜梯形结构,斜梯形结构的不稳定形决定该吸能装置很容易产生压缩变形,吸收碰撞能量,到达了减少碰撞对行人腿部伤害的目的。同时因本实用新型采用金属材料,也减少了生产制造成本。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保险杠 装置 | ||
【主权项】:
一种汽车前保险杠吸能装置(1),包括前碰撞接触面(11)、上碰撞吸能面(12)及下碰撞吸能面(1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碰撞接触面(11)和上碰撞吸能面(12)、下碰撞吸能面(13)采用金属材料制成;上碰撞吸能面(12)、下碰撞吸能面(13)分别位于前碰撞接触面(11)的上、下两侧,并与前碰撞接触面(11)连为一体;所述的上碰撞吸能面(12)与前碰撞接触面(11)间呈锐角连接,下碰撞吸能面(13)与前碰撞接触面(11)呈钝角连接;在上碰撞吸能面(12)、下碰撞吸能面(13)上间隔均布相互平行的腰形弱化孔(14)。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20554441.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机器视觉的安全带佩带识别装置
- 下一篇:一种汽车扶手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