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冲击吸收件有效
申请号: | 201180021282.8 | 申请日: | 2011-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839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16 |
发明(设计)人: | 高桥佳之;多田慎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
主分类号: | B60R21/045 | 分类号: | B60R21/045;B60R2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张会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冲击吸收件。该冲击吸收件(10)的主体部(12)由硬质聚氨酯泡沫构成且采用立体构造,形成在主体部(12)的碰撞面(12A)上的槽(30)的宽度W2与主体部(12)的碰撞面(12A)的宽度W1之比(W2/W1)处于1/6以上、1/2以下的范围内。因此,在乘客M的膝部M1与冲击吸收件(10)的主体部(12)的碰撞面(12A)相碰撞时,利用形成在碰撞初期最易承受负载的碰撞面(12A)上的槽(30)来抑制负载在碰撞初期朝向碰撞面(12A)的集中,从而分散了负载,能够抑制碰撞初期的冲击吸收件(10)的主体部(12)的较大破裂、大范围的飞散,能够确保碰撞中期和碰撞后期的冲击能量的吸收量。 | ||
搜索关键词: | 冲击 吸收 | ||
【主权项】:
一种冲击吸收件,其中,该冲击吸收件具有:主体部,其由硬质聚氨酯泡沫构成且采用立体构造;以及槽,其形成在该主体部的用于阻挡冲击的碰撞面上,上述槽的宽度W2与上述碰撞面的宽度W1之比(W2/W1)处于1/6以上、1/2以下的范围内。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普利司通,未经株式会社普利司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80021282.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生产二氯的方法和系统
- 下一篇:一种厚铜板防焊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