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制备钠掺杂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钒锂的流变相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04283.8 | 申请日: | 2012-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225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7 |
发明(设计)人: | 王任衡;肖顺华;蒋英;宝音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4/62 | 分类号: | H01M4/62;H01M4/5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41004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钠掺杂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钒锂的流变相方法。以过氧化氢水溶液与五氧化二钒混合反应得到五氧化二钒水凝,以五氧化二钒水凝胶、磷酸氢二铵、一水氢氧化锂、钠盐和聚乙二醇为原料一步合成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3-xNaxV2(PO4)3的前驱体。将前驱体在惰性气体气氛保护下焙烧,使V5+完全还原成V3+并且同时生成产物Li3-xNaxV2(PO4)3。本发明简单方便、易于控制、成本低;简化了合成工艺,钠掺杂Li3V2(PO4)3具有更大的锂离子运输通道,能提高Li3V2(PO4)3的本体电导率,从而提高了样品的充放电性能和倍率性能。 | ||
搜索关键词: | 制备 掺杂 锂离子电池 正极 材料 磷酸 流变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制备钠掺杂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钒锂的流变相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为:(1)取2~4g五氧化二钒于烧杯中,加入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0%的过氧化氢20‑40ml,搅拌,形成五氧化二钒水凝胶;(2)在步骤(1)所得产物中加入5~7g磷酸氢二铵、2~4g一水氢氧化锂、0.05~1.5g钠盐和0.1~0.3g大分子量PEG,超声震荡5~8分钟;(3)用5ml移液管量取1.05~2.05ml分析纯小分子量PEG加入超声震荡好的烧杯后,将其转移至圆底烧瓶,并在40~50℃旋转蒸发仪上0.5~1小时蒸干,再在真空干燥箱中100℃下干燥2~4小时;取出,用玛瑙研钵研成粉末,在真空烧结炉内于650~850℃、高纯氩气保护下,烧结10~20个小时,自然冷却至室温,即得到Li3‑xNaxV2(PO4)3,其中:x=0.01~0.07;所述小分子量PEG为PEG‑200、PEG‑400和PEG‑600中的一种;所述大分子量PEG为PEG‑10000、PEG‑20000和PEG‑35000中的一种。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理工大学,未经桂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004283.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