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携带水稻齿叶矮缩病毒的褐飞虱的获得方法及其应用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052582.9 申请日: 2012-03-02
公开(公告)号: CN102578050A 公开(公告)日: 2012-07-18
发明(设计)人: 吴建祥;周雪平;倪跃群;徐毅;刘欢;周文武;饶黎霞;祝增荣 申请(专利权)人: 浙江大学
主分类号: A01K67/033 分类号: A01K67/033
代理公司: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代理人: 张法高
地址: 310027 浙*** 国省代码: 浙江;3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携带水稻齿叶矮缩病毒的褐飞虱的获得方法及其应用。利用感染RRSV的水稻活体植株或者冷冻保存的水稻病样饲喂褐飞虱,使其获得水稻齿叶矮缩病毒,再将褐飞虱移至不带毒的健康水稻叶片上饲喂,直至渡过病毒的循回期而获毒。本发明获得的带毒褐飞虱可用于筛选抗RRSV的高灵敏度、高特异性的单抗,从而为该病毒病的预警预报,科学防控该病毒病提供物质和技术手段。同时,本发明专利获得的携带RRSV的褐飞虱可进行水稻接种实验鉴定水稻品种的抗性,筛选抗病品种,并为抗病育种服务。另外,本发明获得的携带RRSV褐飞虱为RRSV与褐飞虱介体间的互作及其传毒机理等的研究提供物质基础。
搜索关键词: 携带 水稻 齿叶矮缩 病毒 褐飞虱 获得 方法 及其 应用
【主权项】:
一种携带水稻齿叶矮缩病毒的褐飞虱的获得方法,其特征在于它的步骤如下:1)褐飞虱的获得从非水稻齿叶矮缩病毒发生地区的水稻田间捕获褐飞虱后,在室内用非抗虫水稻品种的无毒秧苗饲养,饲养温度为26~30℃,相对湿度为60 %~75 %,光周期为16L:8D;待褐飞虱成虫交配后单头虫单独产卵,随机抽取种群中10%的褐飞虱用RT‑PCR和dot‑ELISA方法分析带毒情况,保留不带毒雌虫的后代并建立室内种群,以后每代随机抽取种群中10%的褐飞虱用RT‑PCR、dot‑ELISA方法确定褐飞虱不带水稻齿叶矮缩病毒,即获得不携带水稻齿叶矮缩病毒的褐飞虱;2)褐飞虱的获毒褐飞虱从冷冻保存感病水稻病株中获毒用滤纸保湿下1~2龄褐飞虱若虫饥饿2~3小时;‑10~‑80℃冰箱中取出冷冻保存的感染水稻齿叶矮缩病毒的水稻病株1~3株,放置温室或4℃冰箱中解冻1~3小时后移入以尼龙纱布封口的圆形开口塑料容器或烧杯中,然后放入已饥饿2~3小时的20‑300只1~2龄褐飞虱若虫,饲毒1~2天后将存活的褐飞虱移至养虫的健康水稻苗,饲毒褐飞虱在健康水稻苗上经过约10~15天病毒循回期后,用RT‑PCR、dot‑ELISA方法检测褐飞虱体内的水稻齿叶矮缩病毒,分析其带毒率,获得携带水稻齿叶矮缩病毒的褐飞虱;或者,褐飞虱从种植于温室或植物生长箱内的水稻病株上获毒用滤纸保湿下1~2龄褐飞虱若虫饥饿2~3小时;携带RRSV的水稻病株1~5株用尼龙纱布封口的圆形开口塑料容器封闭在温湿度控制植物生长箱中培养,每个装置中放入饥饿3小时后的20~300头1~2龄无毒的褐飞虱若虫,饲毒2~10天后将存活的褐飞虱移入新鲜健康水稻苗上饲养7~12天直至渡过病毒的循回期后,用RT‑PCR、dot‑ELISA方法检测褐飞虱体内的水稻齿叶矮缩病毒,分析其带毒率,获得携带水稻齿叶矮缩病毒的褐飞虱。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052582.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