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螺旋对称流厌氧反应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54218.6 | 申请日: | 2012-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837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陈小光;徐晓雪;薛罡;崔彦召;刘宁;刘洪波;黄丹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3/28 | 分类号: | C02F3/28 |
代理公司: | 上海泰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33 | 代理人: | 宋缨;孙健 |
地址: | 20162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螺旋对称流厌氧反应器,包括布水区、反应区、三相分离区,所述的反应器由下至上分别为布水区、反应区、三相分离区;所述的布水区包括底板、下柱体,所述的底板上表面连接下柱体;所述的反应区包括中柱体,所述的中柱体包括旋流反应区、自由空域区;所述的自由空域区内设有回流管;所述的三相分离区的外壳由下至上分别为锥体、上柱体、盖板。本发明布水均匀、不易堵塞、趋于平推流态、处理效率高、液固传质效果好、耐有机负荷冲击能力强、减少中间产物抑制,能有效持留颗粒污泥和可回收碱度。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螺旋 对称 流厌氧 反应器 | ||
【主权项】:
一种螺旋对称流厌氧反应器,包括布水区(31)、反应区(32)、三相分离区(3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应器由下至上分别为布水区(31)、反应区(32)、三相分离区(33);所述的布水区包括底板(26)、下柱体(24),所述的底板(26)上表面连接下柱体(24);所述的下柱体(24)下部一侧设有清空口(25),中部一侧设有倒喇叭口形进料管(1),上端设有同心锥布水器(2);所述的反应区(32)包括中柱体(8),所述的中柱体(8)包括旋流反应区(34)、自由空域区(35);所述的旋流反应区(34)内部由下至上螺旋对称布置有第一旋流板(3)、第二旋流板(6)、第三旋流板(7),所述的第一旋流板(3)下侧为第一集气室(27),所述的第一集气室(27)一侧设有第一排气管(22),所述的第一集气室(27)内且位于第一排气管(22)下方设有循环旋流管第一段(23),所述的第二旋流板(6)下侧第一旋流板(3)上侧为第二集气室(28),所述的第二集气室(28)一侧设有第二排气管(5),所述的第二集气室(28)内且位于第二排气管(5)下方设有循环旋流管第二段(4),所述的第三旋流板(7)下侧第二旋流板(6)上侧为第三集气室(29),所述的第三集气室(29)一侧设有第三排气管(20),所述的第三集气室(29)内且位于第三排气管(20)下方设有循环旋流管第三段(21),所述的循环旋流管第一段(23)上端连接循环旋流管第二段(4)下端,所述的循环旋流管第二段(4)上端连接循环旋流管第三段(21)下端;所述的自由空域区(35)内设有回流管(9);所述的三相分离区(33)的外壳由下至上分别为锥体(19)、上柱体(18)、盖板(14),所述的上柱体(18)内中部设有锯齿形溢流堰(12),所述的锯齿形溢流堰(12)下方设有沉淀区(10),上方为第四集气室(16),所述的锯齿形溢流堰(12)下部一侧设有出水管(17);所述的盖板(14)中轴线位置设有排气管(15),所述的排气管(15)下端连接倒喇叭形三相分离器(11),所述的倒喇叭形三相分离器(11)上设有气压平衡孔(13),所述的气压平衡孔(13)位于盖板(14)和锯齿形溢流堰(12)之间。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华大学,未经东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054218.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