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浇筑ABR反应池折流板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34244.X | 申请日: | 2012-05-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352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15 |
发明(设计)人: | 何俨;柴占全;佘闻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1/02 | 分类号: | E04G21/02;C02F3/28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 代理人: | 钟继莲 |
地址: | 40005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浇筑ABR反应池折流板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绑扎钢筋网:用钢筋绑扎双层钢筋网,双层钢筋网之间绑扎马镫;2)支设模板:在梁体钢筋网的两侧分别支设梁体支撑模板、板体钢筋网的两侧分别支设板体支撑模板、腋处钢筋网的外侧支设腋处支撑模板,并同时用脚手架的纵向支撑杆和横向支撑杆支撑固定,板体支撑模板的底部固定支撑在脚手架的钢管上;3)浇筑混凝土:用混凝土按顺序分层浇筑预留孔以下部分、预留孔至腋处和梁体;4)拆除模板:待混凝土强度达到100%时拆除支撑模板;采用本发明对ABR反应池折流板的梁体和板体进行一体浇筑,梁体和板体之间不会存在施工冷缝,成型质量好。 | ||
搜索关键词: | 浇筑 abr 反应 池折流板 方法 | ||
【主权项】:
浇筑ABR反应池折流板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2)支设模板:在梁体钢筋网的两侧分别支设梁体支撑模板,板体钢筋网的两侧分别支设板体支撑模板,腋处钢筋网的外侧支设腋处支撑模板,梁体支撑模板、板体支撑模板和腋处支撑模板分别用脚手架的纵向支撑杆和横向支撑杆支撑固定,板体支撑模板的底部固定支撑在脚手架的纵向支撑杆上;将两侧的梁体支撑模板之间和两侧的板体支撑模板之间分别用对拉丝杆固定,将腋处支撑杆压在腋处支撑模板上,将单头丝杆的一端伸入腋处支撑模板内并与内侧钢筋网的钢筋焊接,另一端与腋处支撑杆固定,该腋处支撑杆固定在纵向支撑杆上;将斜支撑杆倾斜设置在板体支撑模板的上方、并且固定在至少两根横向支撑杆或纵向支撑杆上;将背支撑杆倾斜设置在板体支撑模板的下方、并且固定在横向支撑杆或纵向支撑杆上,将其顶端抵住板体支撑模板下侧的纵向支撑杆;在板体支撑模板上距腋处支撑模板下端200毫米处横向开设多个直径为60毫米预留孔;3)浇筑混凝土:按如下重量份的原料配制混凝土待用:P.O42.5R级水泥5~20mm碎石机制砂特细砂水高效减水剂粉煤灰膨胀剂引气剂14.30.91.40.60.020.20.080.008其中,机制砂的细度模数为3.2~3.6 ,特细砂的细度模数为1.5~0.7;用上述混凝土进行分层浇筑:a、分层浇筑预留孔以下部分,将平板振动器的底板附着在板体支撑模板上,注入混凝土,开启平板振动器进行振捣,同时通过预留孔观察是否浇筑密实,如果有不密实的地方,则用平板振动器在此部位继续振捣,直至全部浇筑密实,关闭平板振动器;b、分层浇筑预留孔至腋处,注入混凝土后,分别将振动棒从梁体上方和预留孔插入混凝土中进行振捣,直至振捣密实,将从预留孔处流出的混凝土清理干净并封闭预留孔;c、分层浇筑梁体,在混凝土初凝前,将平板振动器的底板附着在板体支撑模板上,注入混凝土,开启平板振动器振捣至梁体混凝土密实;4)拆除模板:待混凝土强度达到100%时拆除支撑模板,将混凝土表面突出物剔打干净,并用混凝土原浆补平,完成ABR反应池折流板的浇筑。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134244.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