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耦合型微米光纤起偏器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73011.0 | 申请日: | 2012-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361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7 |
发明(设计)人: | 余健辉;杜垚;陈哲;张军;李浩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暨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2B6/27 | 分类号: | G02B6/27;G02B6/13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何淑珍;廖继海 |
地址: | 51063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耦合型微米光纤起偏器及其制备方法,耦合型微米光纤起偏器包括第一微结构光纤和第二微结构光纤,第一微结构光纤包括纤芯和包层,其中间有一段被拉细成微米光纤,其包层直径为3μm~10μm,微米光纤的长度为7.5mm~28mm,微米光纤与两端的普通光纤均形成锥形过渡区;所述第二微结构光纤也包括纤芯和包层,还包括一段长度与第一微结构光纤的微米光纤的长度相同且包层直径为3μm~10μm的微米光纤,其至少有一端与普通光纤相连接并在连接处形成锥形过渡区;两段微米光纤平行紧贴。本发明具有制作简单、成本低廉、超高起偏性能等优点。 | ||
搜索关键词: | 耦合 微米 光纤 起偏器 及其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耦合型微米光纤起偏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微结构光纤和第二微结构光纤,第一微结构光纤包括纤芯和包层,其中间有一段被拉细成微米光纤,其包层直径为3μm~10μm,微米光纤的长度为7.5mm~28mm,微米光纤与两端的普通光纤均形成锥形过渡区;所述第二微结构光纤也包括纤芯和包层,还包括一段长度与第一微结构光纤的微米光纤的长度相同且包层直径为3μm~10μm的微米光纤,其至少有一端与普通光纤相连接并在连接处形成锥形过渡区;两段微米光纤平行紧贴。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暨南大学,未经暨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173011.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活塞环
- 下一篇:散热型摩托车发动机汽缸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