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酸性蚀刻废液生产易溶性氧化铜的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35602.6 | 申请日: | 2012-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307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7 |
发明(设计)人: | 庄永;薛克艳;邹鸿图;金梁云;姚明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市千灯三废净化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G3/02 | 分类号: | C01G3/02;C23F1/46;C25C1/12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534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酸性蚀刻废液生产易溶性氧化铜的工艺,其步骤在于:酸性蚀刻废液电解生成铜;用氨水-CO2体系溶解电解生成的阴极铜形成铜-氨溶液;铜-氨液进行负压蒸氨形成碱式碳酸铜;生成的碱式碳酸铜煅烧生成氧化铜。本发明工艺具有生产成本低,工艺简单,生产过程对环境污染少,生产出的氧化铜杂质含量低,活性高,在电镀液中易溶解。 | ||
搜索关键词: | 酸性 蚀刻 废液 生产 易溶性 氧化铜 工艺 | ||
【主权项】:
一种用酸性蚀刻废液生产易溶性氧化铜的工艺,其特征在于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在线收集酸性蚀刻废液,将收集到的酸性蚀刻废液用微米过滤器去除酸性蚀刻废液中的细微不溶性颗粒等;(2)将过滤之后的酸性蚀刻废液通入膜电解槽中进行离子膜电解;(3)将膜电解槽阴极区产生的电解还原铜与溶液的混合物进行固液分离,一部分液体重新进入电解槽,用于辅助调节酸性蚀刻再生液的密度,从而使酸性蚀刻废液的化学组成、氧化还原电位及密度恢复如初;(4)固液分离之后的阴极铜用氨水浸泡,浸泡过程中通入压缩空气和CO2;(5)将氨浸生成的铜氨溶液过滤;(6)将过滤之后的铜氨溶液进行蒸氨,用水吸收蒸氨过程中挥发出来的氨气重新生成氨水;(7)将蒸氨得到的碱式碳酸铜进行离心后用纯水洗涤两次;(8)将离心之后得到的碱式碳酸铜在80~150℃进行烘干;(9)烘干之后的碱式碳酸铜进行煅烧;(10)将生成的氧化铜进行破碎、筛分,筛分之后的合格产品进行真空包装。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市千灯三废净化有限公司,未经昆山市千灯三废净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235602.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