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中试规模黄芪渣虫草菌固体发酵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39320.3 | 申请日: | 2012-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150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0 |
发明(设计)人: | 朱振元;孙会轻;肖超岭;刘安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1/04 | 分类号: | A01G1/04;C05G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222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应用领域,属于中药渣的利用,工业上提取黄芪多糖后剩余的黄芪渣作为中国拟青霉菌丝体固态发酵的基质,对其固态发酵工艺进行中试规模扩大培养的方法。“黄芪渣虫草菌固态发酵工艺”中试规模培养方法:浅盘发酵法。浅盘的外形为长方型,规格为280×180×120毫米,由耐高温的聚丙烯材料构成,且设有无菌通气口。本方法特征在于发酵时可将发酵物放于浅盘中,然后将浅盘置于聚丙烯材料的塑料袋中,用棉塞将其于通气口处封口,进行灭菌,接种。随着人力增加,本方法可以充分扩大培养规模,而且可以循环培养,使其工业化生产成为可能,可得到性能稳定的“黄芪渣虫草菌发酵粉”。 | ||
搜索关键词: | 规模 黄芪 虫草 固体 发酵 方法 | ||
【主权项】:
中试规模黄芪渣虫草菌固体发酵方法,以工业上经“水提醇沉”提取黄芪多糖后剩余的黄芪残渣为原料,用中国拟青霉进行固态发酵工艺的中试规模培养。对于本实验的中试规模扩大培养,我们采用浅盘发酵法,浅盘的外形为长方型,规格为280×180×120毫米,由耐高温的聚丙烯材料构成,且设有无菌通气口。本方法特征在于:以工业上“水提醇沉”提取黄芪多糖后剩余的黄芪渣为原料,将该原料烘干、粉碎、加入速效营养物质和水,混合均匀后放于浅盘中,然后将浅盘置于聚丙烯材料的塑料袋中,用棉塞将其通气口处封口,进行灭菌。灭菌后接种中国拟青霉种子液,在好氧条件下进行浅盘固态发酵,发酵产物经干燥、粉碎后得到发酵产物——黄芪渣虫草菌发酵粉。其中每个浅盘的装盘量为200g‑300g,每次培养20盒,可利用原料4000g‑6000g。每批浅盘数可根据发酵规模确定。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科技大学,未经天津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239320.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支架的保护套
- 下一篇:一种丹参新品种的选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