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河道污染底泥原位生态修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73969.7 | 申请日: | 2012-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571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31 |
发明(设计)人: | 张志斌;李锦祥;孙翠珍;张彦浩;张天元;张文辉;武道吉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建筑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3/32 | 分类号: | C02F3/32;C02F3/34;C02F101/20 |
代理公司: | 济南日新专利代理事务所 37224 | 代理人: | 王书刚 |
地址: | 250101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河道污染底泥原位生态修复方法,是在河道的底泥上铺设上中下三层植生生态混凝土,下层为厚度5cm-10cm的不发泡植生生态混凝土,其作用是阻隔底泥污染物向上覆水水体的释放;混凝土中添加铁铝氧化物;中间层为10cm厚的发泡植生生态混凝土,其作用是为沉水植物生长提供载体,发泡混凝土层中分布有活性炭颗粒堆,在活性炭颗粒堆中种植沉水植物;上层为2cm-5cm厚的发泡植生生态混凝土,该层混凝土中添加铁铝氧化物。本发明简单易行,操作方便,利用植生生态混凝土砖覆盖河道底泥,阻止了底泥中的重金属进入水体,切断了污染源的污染途径,不易产生二次污染,并通过沉水植物吸收底泥中的重金属。 | ||
搜索关键词: | 河道 污染 原位 生态 修复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河道污染底泥原位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是,在河道的底泥上铺设上中下三层植生生态混凝土:(1)下层为厚度5cm‑10cm的不发泡植生生态混凝土,其作用是阻隔底泥污染物向上覆水水体的释放;混凝土中添加30%‑50%重量的铁铝氧化物,以便把底泥释放的重金属吸纳在这一层;(2)中间层为10cm厚的发泡植生生态混凝土,其作用是为沉水植物生长提供载体,发泡混凝土层中分布有活性炭颗粒堆,在活性炭颗粒堆中种植沉水植物,沉水植物的种植密度为20丛/m2-30丛/m2,植物在生长过程中,从下层中逐渐吸收去除底泥释放的污染物,通过植物收割方式,将底泥释放的污染物从水体中彻底移除;(3)上层为2 cm‑5 cm厚的发泡植生生态混凝土,内部孔径较小,为3mm‑5mm,以增大植生生态混凝土内部空隙的比表面积,其作用是避免沉水植物收割后,沉水植物的根部出现污染物释放,影响上覆水体,该层混凝土中添加30%‑50%重量的铁铝氧化物,以吸收中间层沉水植物的根部释放的污染物。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建筑大学,未经山东建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273969.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搭扣式电磁加热装置
- 下一篇:数据传输的方法、无线接入网设备和通信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