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真地表地震数据倾角道集构建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72489.6 | 申请日: | 2012-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019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30 |
发明(设计)人: | 罗红明;何光明;陈爱萍;曹中林;张华;刘奇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地球物理勘探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V1/28 | 分类号: | G01V1/28 |
代理公司: | 北京铭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6 | 代理人: | 谭昌驰 |
地址: | 610213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地震数据处理过程中的二维、三维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处理。本发明的真地表地震数据倾角道集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在真地表上激发地震波,采用射线追踪方法来计算地震波的旅行时;(b)采用射线追方法中的弯曲法来计算第一成像点的第一入射角,并根据成像空间的速度模型来计算第一反射角;(c)根据旅行时、第一反射角,并依据预先设置的角度范围和角度扫描间隔构造倾角,此时接收点处的检波器接收随着构造倾角而变化的地震波的反射信号,形成倾角道集,其他成像点由此类推。 | ||
搜索关键词: | 地表 地震 数据 倾角 构建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真地表地震数据倾角道集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在真地表上激发地震波,采用射线追踪方法来计算地震波的旅行时;(b)采用射线追方法中的弯曲法来计算第一成像点的第一入射角,并根据成像空间的速度模型来计算第一反射角;(c)根据旅行时、第一反射角,并依据预先设置的角度范围和角度扫描间隔来构造倾角,此时接收点处的检波器接收随着构造倾角而变化的地震波的反射信号,形成构建的倾角道集,其中,将针对作为勘探对象的成像空间建立地质模型和速度模型之后,将模型进行网格化,对应的每一个网格就是一个成像点。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地球物理勘探公司,未经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地球物理勘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372489.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