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判断用于科学研究的血液样本采集质量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84047.3 | 申请日: | 2012-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283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16 |
发明(设计)人: | 尹沛源;雷纳·莱曼;黄强;周丽娜;赵欣捷;路鑫;许国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30/02 | 分类号: | G01N30/02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马驰 |
地址: | 116023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过两个内源性小分子代谢物判断生物样本库中血液样本质量的方法,属于分析化学应用研究领域。该组代谢标志物适用于判断供各种科研使用的血清(或血浆)样本的质量。其检测方法基于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的代谢组学技术,在获取血清代谢组数据后,根据样品不同分组内次黄嘌呤(Hypoxanthine)以及鞘胺醇磷酸(Sphingosine1-phosphate)的相对含量即可判定该血样采集过程中是否有因过长时间的室温暴露导致的样本质量问题。本发明的方法有助于提高科研应用中的血液样本的质量,保证后续科研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避免由于样本问题带来人力物力的浪费。目前尚未有同类方法报道。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判断 用于 科学研究 血液 样本 采集 质量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判断用于科学研究的血液样本采集质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人的离体血液为分析对象,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测定血液中特定代谢标志物信息,实现对样本质量的判断;所述特定代谢标志物为2个血液代谢标志物,包括:次黄嘌呤(Hypoxanthine)以及鞘胺醇磷酸(Sphingosine 1‑phosphate);所述信息是指2个血液代谢标志物中一个或二个的相对含量;判断过程为:通过上述提取的血液样本中次黄嘌呤和/或鞘胺醇磷酸相对含量,计算其在各组内的均值及标准偏差,单个个体血液样本次黄嘌呤或鞘胺醇磷酸相对含量值大于均值加3倍标准偏差的血液样本,即为失效样本,应在后续研究中剔除;否则后续研究中可继续采用;所述各组内的血液样本数量为不少于20例;或,异常血液样本判断标准为:在血液样本采样时设置有标准对照组,该标准对照组的设置标准为:采样时血液暴露室温时间小于1小时,对照组内样本数量≥10,通过上述提取的血液样本中次黄嘌呤和/或鞘胺醇磷酸相对含量,以两种代谢物在对照组样本均值加三倍标准偏差为判断值,单个个体血液样本的次黄嘌呤或鞘胺醇磷酸任一或二种标志物离子相对含量超过判断值的,该血液样本即可视为异常样本,应在后续实验中排除;否则后续研究中可继续采用;所述采样的血液样本血液样本数量为不少于20例。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384047.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松节油中α-蒎烯和β-蒎烯的分离系统
- 下一篇:骨瓷自动喷釉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