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扰动既有高速铁路路基变形病害整治方法及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92641.7 | 申请日: | 2012-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647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9 |
发明(设计)人: | 郭建湖;李小和;张占荣;潘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C3/04 | 分类号: | E01C3/04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黄行军;李满 |
地址: | 430080 湖北省武汉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扰动既有高速铁路路基变形病害整治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1)在边坡和坡脚施工多个微型桩;2)待微型桩达到设计强度后,在相邻两微型桩间设注浆孔;3)采用花管注浆方式在注浆孔内进行注浆施工,注浆施工材料为纯水泥浆液添加速凝剂的速凝早强材料;4)当注浆压力达到注浆施工预先设计的最大注浆压力时停止注浆或当变形监测路肩上的观测点有上拱迹象时停止注浆;当注浆压力小于预先设计的最大压力,且浆液外泄时,应停止注浆;5)待注入土体中的浆液达到设计强度后,即完成本方案。本发明能有效治理高速铁路路基变形病害,还可将已下沉的无砟轨道线路进行可控制的上抬,改善病害线路的平顺性。 | ||
搜索关键词: | 扰动 既有 高速铁路 路基 变形 病害 整治 方法 结构 | ||
【主权项】:
一种微扰动既有高速铁路路基变形病害整治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在待加固既有高速铁路路基的边坡和坡脚的横向和纵向均间隔施工多个微型桩,从而对既有高速铁路路基进行预加固处理;步骤2:待所述微型桩内水泥砂浆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后,在相邻微型桩之间设置注浆孔;步骤3:采用花管注浆方式在所述注浆孔内进行注浆施工,注浆施工的材料为纯水泥浆液添加速凝剂的速凝早强材料,所述速凝剂为液体速凝剂或中性水玻璃;所述纯水泥浆液中水灰比为0.8:1~1:1;当速凝剂为液体速凝剂时,液体速凝剂的添加比为3~9%;当速凝剂为中性水玻璃时,中性水玻璃的添加比为15~20%;步骤4:当注浆施工满足下列两个条件之一时,停止注浆:1)注浆压力达到注浆施工预先设计的最大注浆压力,且注浆压力稳定时;2)既有高速铁路路基面上的观测桩有上拱迹象时;另外,当浆液外泄时,应停止注浆,待浆液初凝后,按步骤3从新进行注浆;步骤5:待上述花管注浆渗透到既有高速铁路路基内的浆液凝固,并达到设计强度后,即完成既有高速铁路路基变形病害的整治。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392641.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