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银浆中银含量的测量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43651.9 | 申请日: | 2012-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983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宋财根;朱浩峰;龚丹宇;朱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广博纳米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7/42 | 分类号: | G01N27/42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甬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8 | 代理人: | 代忠炯 |
地址: | 315153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银浆中银含量的测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取银浆,加热烘干成固体,并研磨成粉;加入硝酸,低温加热使粉末溶解;加入淀粉,用氯化钠溶液使用电位滴定的方法测出银含量。本发明所述的测量方法能准确测定银浆中的银含量,方便快捷,试剂用量少,测定成本低,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适用范围广。 | ||
搜索关键词: | 银浆中银 含量 测量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银浆中银含量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配制0.1mol/L氯化钠标准滴定溶液:将工作基准试剂氯化钠于500~600℃的高温炉中灼烧0.3~1h至氯化钠重量恒重,准确称取5.8442g,溶于去离子水,移入1000mL容量瓶中,定容至刻度线,保存备用;2)银浆中银的固含量的测定:称取质量为m1的银浆置于质量为m0陶瓷坩埚中,放入马弗炉,在10~60min内升温至200~600℃,然后保温10~60min,取出冷却至常温得到固体颗粒,称量陶瓷坩埚和固体颗粒的总质量为m2,得到银浆中的银的固含量为A=(m1‑m0)/(m2‑m0),再将固体颗粒置于研钵中研磨得到银粉;3)称取步骤2)中已研磨均匀的0.3g~0.5g银粉,溶于4~8mL稀硝酸,盖上表面皿,加热溶解;待冷却后,加入90mL水以及10mL浓度为10g/L的淀粉溶液,以216型银电极作指示电极,217型双盐桥饱和甘汞电极作参比电极,用配置好的氯化钠标准溶液滴定,记录下每次滴加标准滴定溶液后滴定管的读数及所测得的电位,用二级微商法确定滴定终点时消耗氯化钠标准溶液的体积V0;4)按下列公式计算银浆中银含量的质量分数(%): Ag % = C × V 0 × 107.87 1000 m × A × 100 % 其中:C—氯化钠标准溶液的浓度,单位为摩尔每升(mol/L);V0—消耗氯化钠标准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m—银粉的质量,单位克(g);A—银浆中的银的固含量(%);107.87—银的摩尔质量,单位为(g/mol)。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广博纳米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广博纳米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443651.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磁性纳米微粒
- 下一篇:菊苣酸及衍生物用于调节皮肤色素沉着的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