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珠芽类魔芋组织培养快繁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74433.1 | 申请日: | 2012-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399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27 |
发明(设计)人: | 赵建荣;余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H4/00 | 分类号: | A01H4/00 |
代理公司: | 昆明今威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3115 | 代理人: | 杨宏珍 |
地址: | 650214 云南***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涉及一种珠芽类魔芋组织培养快繁方法,属植物细胞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包括菌苗培养、胚状体诱导、种球诱导、种球成熟培养步骤。本发明通过组培技术,改变外植体的诱导发育、生长途径,通过添加相应的生长调节物质,引导生长发育途径由器官发生途径转向胚状体发生途径,直接通过离体培养获得大量成熟的珠芽魔芋种球。本发明的优点在于:珠芽类魔芋有性繁殖系数高、繁殖周期短、品质不易退化、组培苗移栽程序简单、离体块茎不易感病、易萌发,为工厂化快速生产珠芽类魔芋种球提供了实用技术。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珠芽 魔芋 组织培养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珠芽类魔芋组织培养快繁方法,包括菌苗培养、胚状体诱导、种球诱导、种球成熟培养步骤,其特征在于:(1)无菌苗培养:将珠芽类魔芋植株的幼嫩叶片、叶柄以及丛生芽常规灭菌后,将叶片切成0.5‑1.0cm2,叶柄切成0.8‑1cm长,接种到常规灭菌的苗培养基上,在2000lux光下培养,11h/d,培养温度28±1℃,得到脱毒无菌苗;苗培养基组分及配比为:MS基本培养基+0.2mg/L NAA +0.5mg/L 6‑BA+活性炭0‑3.0g/L,蔗糖30g/L,琼脂6‑8g/L,调pH至5.8‑6.2;(2)胚状体诱导:将步骤(1)获得的脱毒无菌苗,取叶片切成0.5‑1.0cm2,叶柄切成0.8‑1.0cm,接到常规灭菌的胚状体诱导培养基上,在2000lux光下培养,11h/d,培养温度28±1℃,获得珠芽类魔芋胚状体;胚状体诱导培养基组分及配比为:MS基本培养基+0.2mg/L NAA +0.5mg/L 6‑BA +0.1mg/L IAA+0.1‑0.2mg/L ABA+30g/L聚乙二醇,蔗糖30g/L,琼脂6‑8g/L,调pH至5.8‑6.2,或MS基本培养基+0.2mg/L NAA +0.5mg/L 6‑BA,蔗糖30g/L,琼脂6‑8g/L,调pH至5.8‑6.2;(3)种球诱导:将未产生新芽之前的珠芽类魔芋胚状体,转移至常规灭菌的诱导培养基上,在2000lux光下培养,11h/d,培养温度28±1℃,得到珠芽类魔芋幼小种球;种球诱导培养基的组分及配比为:MS基本培养基+0.1mg/L NAA +3.0g/L活性炭+15g/L聚乙二醇,蔗糖30g/L,琼脂6‑8g/L,调pH至5.8‑6.2; (4)种球成熟培养:将步骤(3)得到的珠芽类魔芋幼小种球转移至常规灭菌的种球成熟培养基上,在2000lux光下培养,11h/d,培养温度28±1℃,当珠芽类魔芋种球上端中间有芽点,直径大小为5mm以上,种球的外观颜色略带褐色时得到成熟分离的珠芽类魔芋种球;种球成熟培养基组分及其配比为:MS基本培养基+0.2mg/L NAA +0.5mg/L 6‑BA +0.2‑1.0mg/LABA或30‑50g/L聚乙二醇,蔗糖30‑50g/L,琼脂6‑8g/L,调pH至5.8‑6.2。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学院,未经昆明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474433.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