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魔芋的一种抠芽繁殖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510029.5 申请日: 2012-11-20
公开(公告)号: CN102960167A 公开(公告)日: 2013-03-13
发明(设计)人: 陶育照 申请(专利权)人: 陶育照
主分类号: A01G1/00 分类号: A01G1/00;A01C1/00;A01C1/08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622550 *** 国省代码: 四川;5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发明公开了魔芋的一种抠芽繁殖方法,属经济作物栽培技术领域。它包括魔芋地下块茎的选择、抠芽技术、芽锥体消毒灭菌技术、芽锥体失水方法、芽锥体贮藏技术、芽锥体栽培等技术步骤。可有效地魔芋地下块茎资源,让大于500克的魔芋块茎贡献出芽后用于加工淀粉,提高了种子来源的6倍以上,对于推动魔芋生产的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技术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搜索关键词: 魔芋 一种 繁殖 方法
【主权项】: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魔芋的一种抠芽繁殖方法,依次包括如下步骤:A、抠芽工具制作方法:将长20cm的8号圆丝段一端5cm左右的一边锤成带刃的刀状,然后将带刃部分锤制略为弯曲。在另一端镶嵌12cm木制手柄,一把抠芽刀即成。B、抠芽魔芋块状茎的选择:选取直径大于10cm无病斑的成熟魔芋块状茎作为抠芽的种源。抠芽后的剩余块茎不能再作种用,应及时作为加工原料使用。C、抠芽技术:将不经过清洗的魔芋块状茎放在木板上,用左手握紧块茎,右手握住抠芽刀,以芽眼为中心,将抠芽刀用多菌灵液体消毒后刀刃朝左、在距芽2cm处与芽成30度夹角插入至芽的轴心线,以芽为圆心、以距芽心2cm为半径,左手沿返时针方向水平旋转一周魔芋块茎,一个脱离于母体近圆锥体的带芽半球体即成,轻轻取出带芽半球体,一个种子芽便获得。1个300克以上的魔芋块茎,从1个顶芽到数个潜伏芽可以抠出8个到十数个芽作为种子。D、种芽处理技术:将草木灰同多菌灵按500∶1配制成消毒剂,将消毒剂堆在平铺于地面的塑料布上。将抠下的芽锥锥体向下插入消毒剂至芽颈,待芽锥切面的水份被消毒剂充分吸取后,取出铺在泥土地面晾晒1‑2天,让芽锥散失水份15‑20%时、用沙贮至来年栽培使用。E、抠芽时间:抠芽时间根据采挖魔芋时间而定,秋季在霜降节后立冬前,边采挖边抠芽;春季在清明前后,土壤解冻后至魔芋地下块茎未萌动前。F、苗床的选择与整理方法:选用地势较为平坦、排灌条件好的壤土或沙壤土作苗床。清除地面石块、杂草,亩施腐熟的有机肥2000千克、敌克松1千克深耕耙细,按顺水方向理1.5m宽的高箱,20cm的步道沟备用。G、播种时间与方法:在霜冻不是十分严重的地区可在冬至节前播种,但箱面须覆盖薄膜或草;一般种子通过沙贮后在清明前后播种。播种时在箱面按30cm的行距开挖6‑8cm的沟,按20cm的窝距、将芽锥体的芽眼朝上均匀地放入沟内,然后盖上细土3cm。有条件的可覆盖农作物秸秆。并在步道沟种植玉米等作物遮阴。H、田间管理:加强苗期的除草、追肥、病虫防治和防旱排涝管理工作。I、种子采收:芽锥体30克以上当年可以发育成60克左右的一级种球。留床加强田间管理第二年可以达到300克以上的栽培用种。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陶育照,未经陶育照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510029.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