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野生焉耆黑蘑菇菌种分离及其驯化栽培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30961.4 | 申请日: | 2012-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722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0 |
发明(设计)人: | 付振艳;王晓军;王建宝;苟小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科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三明市食用菌协会 |
主分类号: | A01G1/04 | 分类号: | A01G1/04 |
代理公司: | 乌鲁木齐中科新兴专利事务所 65106 | 代理人: | 张莉 |
地址: | 830011 新疆维吾尔***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野生焉耆黑蘑菇菌种分离及其人工栽培方法,该方法包括菌种分离、母种的液体扩繁、栽培培养基配方与制作、驯化栽培步骤完成。采用本发明所述方法可人工栽培获得焉耆黑蘑菇优质产品,为食用菌市场提供优异新品种-焉耆黑蘑菇。本发明所述方法获得的焉耆黑蘑菇栽培周期为4-5个月,生物学效率可达50%以上,子实体的菌盖菌柄均为白色,具有黄褐色鳞片,开伞后菌褶为红褐色,蛋白含量高,味道鲜美,保持着野生菇特有的品质,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抗衰老功能,深受人们喜爱。 | ||
搜索关键词: | 野生 焉耆黑 蘑菇 菌种 分离 及其 驯化 栽培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野生焉耆黑蘑菇菌种分离及其驯化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下列步骤进行:菌种分离:a、采用常规PDA培养基,组织分离法从野生焉耆黑蘑菇的菌盖处分离,然后取菌块接种于试管中,温度25℃培养7‑15天获得白色原种;母种的液体扩繁:b、采用摇瓶培养扩繁原种获得母种,液体扩繁培养基为:小麦100‑200 g /L、麸皮 9‑15g/L、红糖 15‑25 g/L、酵母粉2‑3 g/L、磷酸二氢钾0.5‑2 g /L、磷酸氢二钾 0.5‑1.5g/L和硫酸镁0.5‑1.5g/L,将试管原种接入液体培养基,温度25℃,培养10‑20天获得母种;栽培培养基配方与制作:c、用1‑5%的石灰水浸泡青草,清水洗净,捞出控水装瓶,高压灭菌,以备栽培用;驯化栽培:d、将步骤b母种接入步骤c栽培培养基中,然后将栽培瓶移入菌种培养室,温度24℃培养2‑3个月,菌丝便长满菌种瓶获得一级栽培种;e、将步骤d的一级栽培种接入步骤c栽培培养基中,温度24℃培养40‑50天即分化出原基,原基分化后5‑15天即可采摘子实体。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科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三明市食用菌协会,未经中科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三明市食用菌协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530961.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促进胡杨无性繁殖的嫁接方法
- 下一篇:一种小花木兰种子一步后熟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