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田间生产生态配方米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37882.6 | 申请日: | 2012-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045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章家恩;周念;赵本良;罗明珠;全国明;梁开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16/00 | 分类号: | A01G16/00;A01G1/00;A01C1/00;A01K67/02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任重 |
地址: | 510642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生态食品生产技术和低碳农业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田间生产生态配方米的方法,包括浸种育秧(混播)、稻田施肥和秧苗移栽(混栽)、围网放鸭与鸭稻共作和收获步骤,其中对浸种的两个水稻品种选择及配比、水稻混栽与鸭稻共作管理和水分管理等关键工艺进行了优化,总结得到一种可以在田间直接生产生态配方米的方法,改变了在车间生产配方米的传统手段及其相关的生产限制,有效减少了后期的工厂设置以及生产配方米的工作量,减少了投资和能源使用,生产得到的生态配方米的精米率、直链淀粉含量、胶稠度相对于常规单作所得的稻米都有一定提高,且无农药检出,健康安全,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田间 生产 生态 配方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田间生产生态配方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浸种育秧:准备稻种,将两个品种的稻种按重量比例为1:1的比例混合后常温催芽育得秧苗;S2.稻田施肥,将S1育得的秧苗移栽;S3.围网放鸭:稻田四周设置围栏,秧苗移栽后放雏鸭下田,鸭稻共作至水稻抽穗期时赶鸭上田,将鸭子收回;S4.收获;其中,S2和S3进行田间水分管理:前期,移栽至放雏鸭下田之前,保持水层2~3cm;中期,在秧苗移栽7~15天后放入鸭子,实施鸭稻共作,此时灌水使稻田水位保持6~8cm;后期,赶鸭上田后,排水降低水位至2~3cm,到收获期逐渐排水搁田;S2中所述稻田施肥是在秧苗移栽前施基肥,基肥采用有机肥,施用量为350~450 Kg/亩。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农业大学,未经华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537882.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晶圆级封装构造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乳化液冲击破碎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