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智能控制的远程摄录像监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43640.7 | 申请日: | 2012-0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172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9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H04N5/232 | 分类号: | H04N5/232;H04N5/907;G08C2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0108 福建省福州市闽侯***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基于智能控制的远程摄录像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由双稳态电路(1)、常态启动电路(2)、智能红外线控制(3)、智能烟雾控制(4)、智能温度控制(5)、待命驱动电路(6)、待命启动电路(7)、摄像机(8)、带有视频采集卡的硬盘录像机(9)、网络协议TCP/IP(10)和电源(11)组成;双稳态电路(1)与常态启动电路(2)、智能红外线控制(3)、智能烟雾控制(4)、智能温度控制(5)、待命启动电路(7)相连;待命启动电路(7)内置有振荡、放大、整流滤波电路,其用来控制可控硅导通与截止。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智能 控制 远程 摄录 监控 装置 | ||
【主权项】:
一种基于智能控制的远程摄录像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由双稳态电路(1)、常态启动电路(2)、智能红外线控制(3)、智能烟雾控制(4)、智能温度控制(5)、待命驱动电路(6)、待命启动电路(7)、摄像机(8)、带有视频采集卡的硬盘录像机(9)、网络协议TCP/IP(10)和电源(11)组成;双稳态电路(1)与常态启动电路(2)、智能红外线控制(3)、智能烟雾控制(4)、智能温度控制(5)、待命启动电路(7)相连;待命启动电路(7)内置有振荡、放大、整流滤波电路,其用来控制可控硅导通与截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智能控制的远程摄录像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双稳态电路(1)的电阻R3左端与三极管VT1发射极相连,电阻R3右端与电容C3正端相连,电容C3负端与三极管VT2基极相连,电容C4串接于三极管VT3基极与地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智能控制的远程摄录像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待命启动电路(7)内置振荡电路中的电感L1与电容C7首尾分别相并后一端接地、另一端与电容C6左端相连,电容C6的右端与三极管VT5基极相连,电容C8并接在三极管VT5 基极与发射极之间,电容C9上端与三极管VT5发射极相连、电容C9下端接地。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智能控制的远程摄录像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待命启动电路(7)内置放大、整流滤波电路中的电容C15、电容C16电容量比值为1: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智能控制的远程摄录像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待命启动电路(7)内置放大、整流滤波电路中的电容C15、电容C16电容量均为0.1μF。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智能控制的远程摄录像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待命启动电路(7)内置放大、整流滤波电路中的三极管VT8其输出谐振电容C14并接于中周T1的初级,中周T1次级的下端与电容C16上端相连、电容C16下端接电源的热地;中周T1次级的上端与电容C15右端相连、电容C15的左端与二极管VD7正端相连。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智能控制的远程摄录像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待命启动电路(7)内置放大、整流滤波电路中的电容C17上端、电容C18正端、二极管VD7负端与电位器RP1左端四者相连在一起,电容C17下端、电容C18负端均接电源热地。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智能控制的远程摄录像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待命启动电路(7)内置放大、整流滤波电路中的电阻R20左端接电源热地,电阻R20右端与电位器RP1中心抽头、电位器RP1右端、单向可控硅VD8触发端四者相连。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工程学院,未经福建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20043640.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鼠标结构的视频会议用触控笔
- 下一篇:一种新型天花吊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