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1940纳米带通红外滤光片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90996.6 | 申请日: | 2012-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720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吕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麦乐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5/20 | 分类号: | G02B5/20;B32B9/04;B32B15/00 |
代理公司: | 杭州金源通汇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6 | 代理人: | 唐迅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西***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1940纳米带通红外滤光片,包括以Bk7玻璃为原材料的基板、以Si和SiO为镀膜材料的第一镀膜层和以SiO和Si为镀膜材料的第二镀膜层,所述基板位于第一镀膜层和第二镀膜层之间,其特征是所述第一镀膜层包括从内向外依次排列的厚度不同的Si层和SiO层,所述Si层和SiO层交互排列;所述第二镀膜层包括从内向外依次排列的厚度不同的SiO层和Si层,所述SiO层和Si层交互排列。本实用新型得到的1940纳米带通红外滤光片,能实现中心波长定位在1940±1%纳米,峰值透过率达90%以上,截止区透过率小于0.1%,极大地提高了信噪比,提高应用领域产品的探测精度和效能。 | ||
搜索关键词: | 1940 纳米 通红 滤光 | ||
【主权项】:
一种1940内米带通红外滤光片,包括以Bk7玻璃为原材料的基板(1)、以Si和SiO为镀膜材料的第一镀膜层(2)和以SiO和Si为镀膜材料的第二镀膜层(3),所述基板(1)位于第一镀膜层(2)和第二镀膜层(3)之间,其特征是第一镀膜层(2)包含从内向外依次排列的厚度为30nm的Si层、厚度为154nm的SiO层、厚度为76nm的Si层、厚度为121nm的SiO层、厚度为53的Si层、厚度为132nm的SiO层、厚度为67的Si层、厚度为112nm的SiO层、厚度为62的Si层、厚度为131nm的SiO层、厚度为63的Si层、厚度为121nm的SiO层、厚度为75的Si层、厚度为227nm的SiO层、厚度为78的Si层、厚度为137nm的SiO层、厚度为88的Si层、厚度为218nm的SiO层、厚度为102的Si层、厚度为196nm的SiO层、厚度为60的Si层、厚度为168nm的SiO层、厚度为122的Si层、厚度为226nm的SiO层、厚度为275的Si层、厚度为278nm的SiO层、厚度为157的Si层、厚度为472nm的SiO层、厚度为155的Si层、厚度为329nm的SiO层、厚度为225的Si层、厚度为337nm的SiO层、厚度为185的Si层、厚度为446nm的SiO层、厚度为163的Si层以及厚度为235nm的SiO层;第二镀膜层(3)包含从内向外依次排列的厚度为264nm的SiO层、厚度为135nm的Si层、厚度为264nm的SiO层、厚度为135nm的Si层、厚度为1584nm的SiO层、厚度为135nm的Si层、厚度为264nm的SiO层、厚度为135nm的Si层、厚度为264nm的SiO层、厚度为135nm的Si层、厚度为264nm的SiO层、厚度为135nm的Si层、厚度为1584nm的SiO层、厚度为135nm的Si层、厚度为264nm的SiO层、厚度为135nm的Si层、厚度为264nm的SiO层、厚度为135nm的Si层、厚度为264nm的SiO层、厚度为135nm的Si层、厚度为1584nm的SiO层、厚度为135nm的Si层、厚度为260nm的SiO层、厚度为97nm的Si层以及厚度为204nm的SiO层。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麦乐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麦乐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20090996.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现场组装的密封型光纤快速成端组件
- 下一篇:7350纳米带通红外滤光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