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向干气密封摩擦副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09700.0 | 申请日: | 2012-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010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24 |
发明(设计)人: | 彭建;洪先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一通密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J15/40 | 分类号: | F16J15/40 |
代理公司: | 成都华典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3 | 代理人: | 刘珍 |
地址: | 610100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向干气密封摩擦副,在动环或静环上沿周向均匀分布有动压槽,动压槽为由第一梯形槽和第二梯形槽组成的梯形槽组;第一梯形槽和第二梯形槽在动环或静环的径向上相互重叠,第一梯形槽在上游,第二梯形槽在下游;第一梯形槽的第一顶边与动环或静环的密封环外沿重合,并形成高压隔离气体的吸入口;第一梯形槽和第二梯形槽基本上呈等腰梯形,并以第一顶边的中垂线为对称轴。本实用新型具有可双向旋转的特性,论顺时针或是逆时针旋转,梯形槽组都能产生动压效应。使密封更具通用性,不受设备旋向束缚。梯形槽组产生的气膜非常稳定,能用于较高压力。特别适合要求稳定的中低压设备。 | ||
搜索关键词: | 双向 密封 摩擦 | ||
【主权项】:
双向干气密封摩擦副,包括动环和静环,在动环或静环上沿周向均匀分布有动压槽,动压槽与动压槽间形成了密封坝(30),动压槽、密封坝(30)组成密封带(10),密封带(10)与密封环内沿(21)之间为密封堰(20);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压槽为梯形槽组(40),所述梯形槽组由第一梯形槽(41)和第二梯形槽(42)组成;第一梯形槽(41)和第二梯形槽(42)在动环或静环的径向上相互重叠,第一梯形槽(41)在上游,第二梯形槽(42)在下游;第一梯形槽(41)的第一顶边(411)与动环或静环的密封环外沿(11)重合,并形成高压隔离气体的吸入口;第一梯形槽(41)和第二梯形槽(42)基本上呈等腰梯形,并以第一顶边(411)的中垂线为对称轴(50)。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一通密封有限公司,未经成都一通密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20109700.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