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火花间隙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14860.4 | 申请日: | 2012-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647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8 |
发明(设计)人: | 刘之方;李国富;董勤晓;余辉;李志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1T1/20 | 分类号: | H01T1/20;H01T2/02;H01T14/00;H01T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博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1 | 代理人: | 徐国文 |
地址: | 100192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单间隙结构的火花间隙,火花间隙包括自放电型主间隙G和间隙触发系统,所述自放电型主间隙G包括间隙外壳、闪络间隙G1、G2和续流间隙GX,所述闪络间隙G1、G2串联后与续流间隙GX并联;该火花间隙两端分别与高压端和低压端连接,所述间隙触发系统与连接在低压端的闪络间隙G1并联。本实用新型消除了在触发放电型密封间隙一侧的电极上进行点火放电时的极性效应,使两个极性的可靠点火放电电压都很低,有效提高保护配合的性能,从而在同一电压下触发火花间隙时,提高了触发放电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不仅适用于电容器组额定电压较低的串联补偿装置,也适用于串联谐振型故障电流限制器中,用于快速旁路电容器组。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火花 间隙 | ||
【主权项】:
一种火花间隙,所述火花间隙为单间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火花间隙包括自放电型主间隙(G)和间隙触发系统,所述自放电型主间隙(G)包括间隙外壳、闪络间隙(G1、G2)和续流间隙(GX),所述闪络间隙(G1、G2)串联后与续流间隙(GX)并联;该火花间隙两端分别与高压端和低压端连接,所述间隙触发系统与连接在低压端的闪络间隙(G1)并联;所述续流间隙(GX)由上、下两个电极构成,所述的上、下两个电极均采用圆桶形形状,两电极的间隙侧均设有方向一致的一组电流导向斜槽。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20114860.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纸杯
- 下一篇:来源于里氏木霉的一个蛋白质及其基因的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