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DSP和ARM9的双核智能温度监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38848.4 | 申请日: | 2012-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311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26 |
发明(设计)人: | 洪炎;苏静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K11/32 | 分类号: | G01K11/32;G05B19/042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地址: | 232001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DSP和ARM9的双核智能温度监测装置,包括有温度传感设备、DSP和ARM9嵌入式系统,温度传感设备包括有多根传感光纤,DSP控制连接有一个激光源,利用DSP高速处理芯片完成温度场数据的实时采集和处理,利用16位并行接口HPI16建立起DSP和ARM9嵌入式系统之间的并行传输通道,利用嵌入式Ethernet技术将监测终端ARM9接入以太网,采用套接字技术与远程监控主机实现远程通信,完成温度场数据的远程传输,在监控主机端实现井壁温度场的远程监测。本实用新型使系统连线直观简便,系统的安装、调试与维护变得极为简便,通过编程控制可以实现温度监控、温度场数据查询和历史曲线的绘制。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dsp arm9 智能 温度 监测 装置 | ||
【主权项】:
一种基于DSP和ARM9的双核智能温度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温度传感设备、DSP和ARM9嵌入式系统,所述的温度传感设备包括有多根传感光纤,所述的DSP控制连接有一个激光源,DSP控制激光源分时向传感光纤注入激光脉冲,传感光纤回路反射回的后向瑞利散射光和后向反斯托克斯拉曼散射光被双向光耦合器接收并耦合进光纤的接收通道,双向光耦合器的三路输出通道外设有分光器,滤出后得到后向瑞利散射光和后向反斯托克斯散射光,分光器的后续光路上设有一个光电接收器,光电接收器分别将后向瑞利散射光和后向反斯托克斯散射光转换为电信号,两路电信号分别经过滤波电路、放大电路滤波、放大后接入DSP的A/D转换通道,DSP内置的A/D转换模块将模拟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DSP将两路数字信号融合处理后得到温度信息,DSP按照固定的采样间隔利用HPI16接口将温度参量打包上传给ARM9嵌入式系统,ARM9嵌入式系统利用基于TCP/IP的SOCKET通信接口将温度参量上传至远程监控主机。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理工大学,未经安徽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20238848.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封装基板
- 下一篇:一种用于处理提钒生产中焙烧窑内的烧结块的夹渣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