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全深度浮力调节海水泵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46549.5 | 申请日: | 2012-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903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23 |
发明(设计)人: | 吴德发;刘银水;李东林;方无迪;江涛;唐辉;杨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F04B1/16 | 分类号: | F04B1/16;F04B53/08;F04B53/18 |
代理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42201 | 代理人: | 李智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全深度浮力调节海水泵,主要包括配流阀组件、柱塞滑靴组件、柱塞套、传力及复位机构和压力补偿器;压力补偿器用于平衡润滑腔与环境压力,传力及复位机构驱动柱塞滑靴组件交替循环进行压行程和吸行程,从而使得配流阀组件交替循环吸水和压水;其中,柱塞滑靴组件采用固定间隙强制复位结构使柱塞的复位更加可靠;传力及复位机构采用双向受力的结构设计,使海水泵满足海水液压浮力调节的特殊工况;采用阶梯柱塞形式,大小柱塞通过球铰连接,解决了超高压海水泵这一关键摩擦副的强度设计、密封与摩擦磨损问题。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在任何深度的海域内对潜水器的浮力调节,具有结构简单,适用性强,工作可靠性的特点。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深度 浮力 调节 海水 | ||
【主权项】:
一种全深度浮力调节海水泵,其特征是,包括前端盖(1.11)、壳体(1.7)、缸体(1.5)、后端盖(1.2)、传力及复位机构、柱塞滑靴组件(1.21)、柱塞套(1.22)、配流阀组件(1.26)和压力补偿器(1.8);前端盖(1.11)、壳体(1.7)、缸体(1.5)和后端盖(1.2)依次相接;后端盖(1.2)为圆柱形,其圆形端面开有入口(1.30)和出口(1.31),环侧面加工有环行槽(1.4),后端盖(1.2)内加工有将环行槽(1.4)与出口(1.31)连通的径向流道;配流阀组件(1.26)设与后端盖(1.2)内,配流阀组件的吸入阀入口与后端盖(1.2)的入口(1.30)相连通,配流阀组件的压出阀出口通过后端盖的环行槽(1.4)、径向流道与出口(1.31)相连通;柱塞套(1.22)设于缸体(1.5)内,柱塞套(1.22)内开有阶梯孔,阶梯孔内放置有柱塞滑靴组件(1.21),阶梯孔的小孔端(2.1)与配流阀组件中的吸入阀出口(1.28)及压出阀入口(1.27)相连通;柱塞滑靴组件(1.21)设于柱塞套(1.22)的阶梯孔内,柱塞滑靴组件(1.21)包括小柱塞(3.1)、左球窝(3.2)、右球窝(3.3)、大柱塞(3.4)及滑靴(3.6);大柱塞(3.4)的尾端开有凹槽,右球窝(3.3)安放于凹槽内,小柱塞(3.1)的球头放入凹槽紧贴右球窝(3.3),再将左球窝(3.2)放入凹槽与右球窝(3.3)配合实现小柱塞(3.1)与大柱塞(3.4)之间的球铰连接;大柱塞(3.4)的球头连接滑靴(3.6);传力及复位机构设于壳体(1.7)内,传力及复位机构包括主轴(1.9),主轴(1.9)通过角接触轴承或圆锥滚子轴承(1.10)与壳体(1.7)相连,主轴(1.9)上加工有斜坡型的主轴盘,主轴盘通过径向轴承(1.15)连接 推力轴承(1.13),推力轴承(1.13)再连接斜盘(1.14),斜盘(1.14)与回程盘(1.17)的一侧相连,回程盘的另一侧通过圆锥滚子轴承(1.18)与主轴(1.9)相连,柱塞滑靴组件(1.21)的滑靴位于斜盘(1.14)与回程盘(1.17)之间的间隙;环境压力补偿器(1.8)连接壳体(1.7),用于平衡壳体内压力与环境压力。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未经华中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20246549.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有侧边轮的电动车
- 下一篇:一种便于组装且带有提手的电动扭扭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