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超轻型单人减速倾转式共轴直升机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67523.9 | 申请日: | 2012-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090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9 |
发明(设计)人: | 王略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略 |
主分类号: | B64C31/028 | 分类号: | B64C31/028;B64C27/10;B64C27/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6400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超轻型单人减速倾转式共轴直升机,包括机身、与机身的立柱连接的托架装置、固定在托架装置上的动力机构、与动力机构连接的旋翼变距机构、旋翼变距机构的控制机构、与旋翼变距机构连接的上、下旋翼组件,该机身包括座架、与座架中心连接的立柱、由座架中心向下倾斜伸直的三个支撑杆、安装于座架前部的驾驶座、安装于立柱顶端的后倾转支架、前倾转支架通过连接臂与后倾转支架连接为一体;后倾转支架和前倾转支架上端轴孔同轴心;在前倾转托架和后倾转托架之间安装固定有动力机构,使其位于连接臂的正上方;旋翼变距机构包括环状下旋翼变距环,其前后端都设有连接爪,后端连接爪与下旋翼轴承座的连接爪连接;旋翼变距机构的控制机构是并列式手柄控制机构;桨毂呈十字形,桨毂中心纵向通孔用来套装上旋翼轴和下旋翼轴;桨叶夹轴末端带有螺纹的轴头端加工有限位凹面,桨叶夹用来连接固定旋翼。本设计在保持共轴机原有优点的基础上,省略传统直升机复杂的自动倾斜器控制机构和尾翼,简化其控制机构构造。 | ||
搜索关键词: | 轻型 单人 减速 倾转式共轴 直升机 | ||
【主权项】:
超轻型单人减速倾转式共轴直升机,包括机身、与机身的立柱连接的托架装置、固定在托架装置上的动力机构、与动力机构连接的旋翼变距机构、旋翼变距机构的控制机构、与旋翼变距机构连接的上、下旋翼组件,其特征在于,1)该机身包括座架、与座架中心连接的立柱、由座架中心向下倾斜伸直的三个支撑杆、安装于座架前部的驾驶座、安装于立柱顶端的后倾转支架、前倾转支架通过连接臂与后倾转支架连接为一体;2)后倾转支架和前倾转支架上端轴孔同轴心,通过螺栓、轴套、螺母连接前倾转托架和后倾转托架上方的轴孔,机身的支架与托架连接为一体使托架能够左右倾转,支架上端轴孔下方两侧安装两个左右倾转限位螺栓;3)在前倾转托架和后倾转托架之间安装固定有动力机构,使其位于连接臂的正上方,所述动力机构包括一级减速机构、发动机和换向反转齿轮箱,与一级减速机构一起固定在换向反转齿轮箱两侧的发动机自身携带有离心离合器甩块,在发动机启动后达到一定转速时,开始在离心力作用下涨开与一级减速机构的离心离合器结合套的结合,将动力传递到主动齿轮轴及与其相啮合的从动齿轮,从动齿轮带动换向反转伞齿轮,换向反转伞齿轮分别与下旋翼轴伞齿轮、上旋翼轴伞齿轮相啮合,使下旋翼轴伞齿轮、上旋翼轴伞齿轮产生反向旋转,从而将动力传递到互为反向旋转的下旋翼轴和上旋翼轴,最后带动上旋翼、下旋翼反向旋转,实现升起或者降落;4)旋翼变距机构包括环状下旋翼变距环,其前后端都设有连接爪,后端连接爪与下旋翼轴承座的连接爪连接,搬动右手手柄上的小把,通过拉动变距拉线末端的接头及其连接的变距爪的两只变距爪,该两只变距爪以变距爪轴为中心作弧线运动,挤压回位弹簧;变距环以其后端连接螺栓为中心沿弧线向下做变距动作;环状上旋翼变距环左右凸台的上面和侧面分别设有螺栓孔,凸台上面和侧面的螺栓孔相通,侧面螺栓孔用于安装拨叉杆螺栓,拨叉杆螺栓螺纹部位加工有限位凹槽,限位螺栓拧入凸台上面螺纹孔压住拨叉杆螺栓的限位凹槽使其定位,拨叉杆螺栓前端光杆部分插入上旋翼变距环外套两侧连接耳的长槽孔内,外套两侧连接耳上的长槽形孔为其自身因发生变距而上下移动时产生的偏移提供了间隙,上旋翼变距环内套的内径与上旋翼轴的外径相同,其上端设有上旋翼变距环轴承的限位台阶,内套中段两侧开有销子孔,销子轴的长度与上旋翼变距环内套直径相同,销子轴穿入变距环内套,并穿过上旋翼轴以及安装其内部的变距推杆,将变距环内套安装在上旋翼轴底部,上旋翼轴的长槽形孔使得变距环内套能够在一定范围内沿着轴上下滑动,以便与上旋翼变距行程相适应;5)旋翼变距机构的控制机构是并列式手柄控制机构,包括控制杆基座,其杆状部分插入换向反转齿轮箱前部的安装孔内,其前部套管安装有控制杆,顶部设有横向轴孔,通过轴固定下旋翼L型变距爪、上旋翼L型变距爪;手柄基座上固定有手柄轴,手柄轴连接双联动油门拨叉;左手柄、右手柄的小把,控制变距爪、变距爪的变距拉线;V形的双联动油门拨叉上方的拨叉臂连接油门拉线,双联动油门拨叉的侧下方拨叉臂位于左手手柄、右手手柄内侧,处在驾驶者双手握住左、右手柄时双手拇指的前下方,双手拇指同时或单独下压拨动双联动油门拨叉控制油门,能够控制两侧的发动机以及上、下旋翼的转速来实现升降;手柄基座上安装有油门调节螺栓,油门调节螺栓设有空心台阶,能够限制和固定油门拉线的套管,从而上下调节油门拉线的松紧度;6)桨毂呈十字形,桨毂中心纵向通孔用来套装上旋翼轴和下旋翼轴,下旋翼轴上部安装有四棱形桨毂,该桨毂侧面设置有6个螺丝孔,用于连接螺栓, 该6个螺丝孔为外圆内方的销接孔,销接孔内设有圆形台阶段和四棱形销接孔段,四棱形销接孔段与桨毂纵向通孔相交,六个螺栓以键销形式将桨毂固定在上旋翼轴和下旋翼轴上,螺栓的前端压在上旋翼轴和下旋翼轴的预定凹槽上实现准确定位,桨毂纵向通孔两侧设有两个横向套管,该套管用来固定桨叶夹轴以及桨叶夹轴连接的上旋翼或下旋翼,桨毂两侧套管内部设有凹球形槽和螺纹,凹球形轴套内部设有凹球形槽,其中心设有通孔而外壁设有螺纹,该外壁螺纹中部设有凹槽,螺栓压着该外壁螺纹凹槽使轴套定位,轴套与桨毂两侧的套管螺接,凸球形轴套外部为半凸球状,其外径与轴套内部的凹球形槽内径相同,因此两者装配构成一个可以转动的球形结合面,轴套(108)内部设有安装轴承(105)的孔和安装桨叶夹轴的通孔,桨叶夹轴两端末梢都加工有螺纹,其中一个螺纹部位设有纵向孔,轴中段设有限位台阶,轴承位于限位台阶左侧,被螺母压紧,开口销穿过螺母和轴纵向孔,将螺母限位,轴承安装于轴套被台阶限位,轴穿过轴承、轴套及轴套的凹球面的中心通孔,装入桨毂两侧套管,轴套的一端设有隔离台阶,桨叶夹轴伸出轴套后,穿过轴套以及套在轴套外壁上的减震胶套,与桨叶夹内螺纹孔相连接,减震胶套安装在桨毂两侧套管内,减震胶套外径与桨毂两侧套管内径相同,其内径与轴套外径相同,减震胶套用来缓冲和限制桨叶夹轴在工作状态时的上下左右舞动,轴套前端的隔离台阶,隔开减震胶套与桨叶夹,7)桨叶夹轴末端带有螺纹的轴头端加工有限位凹面,桨叶夹用来连接固定旋翼,前部设有横向和纵向螺丝孔,后部为夹板座,用于连接上旋翼球头拉杆、下旋翼球头拉杆,轴与桨叶夹螺接,螺栓压进轴螺纹凹面实现定位,轴承安装在桨叶夹轴上,螺母与桨叶夹轴后端末梢螺纹连接,开口销子穿过螺母和桨叶夹轴后端头,将轴承内套固定在桨叶夹轴的台阶前实现限位,轴承外套安装进 桨毂凹球形轴套内台阶前实现限位,桨叶夹轴穿过轴承、轴套以及与轴套凸球形面结合的轴套,凹球形轴套与桨毂两侧套管螺纹连接,螺栓安装进桨毂两侧套管,压紧轴套实现限位,螺母顶部顶住桨毂两侧套管的球形凹槽,桨毂两侧套管内的球形凹槽和轴套的凹球面,分别与螺母顶部和轴套的凸球面相结合,使得桨叶夹轴能够在桨毂两侧套管里进行上下左右活动灵活自如,桨叶夹轴伸出桨叶夹凹球形轴套后,穿过轴套以及套在轴套外壁的减震胶套,轴套保证了桨叶夹轴和桨叶夹在不与桨叶夹轴减震胶套接触的状态下,桨叶夹轴可以在上、下旋翼球头拉杆、提拉桨叶夹连接爪过程里自如转动实现变距动作,并且桨叶夹轴减震胶套可以缓冲和限制桨叶夹轴在旋翼工作状态时候的上下左右舞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略,未经王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20267523.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复合式射频电子车牌
- 下一篇:全自动数控车床中的接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