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铜祛根环形涡轮紊流压力补偿滴头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17201.5 | 申请日: | 2012-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607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0 |
发明(设计)人: | 王栋;薛瑞清;战国隆;谢永生;王冲;李文多;王飞;田小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甘肃大禹节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B1/34 | 分类号: | B05B1/34;B05B15/02;A01G25/06;C02F1/00 |
代理公司: | 兰州中科华西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62002 | 代理人: | 李艳华 |
地址: | 735000 甘***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铜祛根环形涡轮紊流压力补偿滴头,包括上盖片、弹性膜片、下壳体,其特征在于:上盖片为含有铜祛根剂的混合注塑件,其正面呈平弧形,其长边侧壁设有上盖卡条,其短边侧壁设有卡扣件;下壳体为设有腔体且呈长方形的注塑件,其长边两侧分别设有与上盖卡条相匹配的向内凸出卡槽;腔体内短边两侧分别设有膜片格挡Ⅰ、Ⅱ,该膜片格挡Ⅰ与Ⅱ之间镶嵌有弹性膜片;上盖片正面设有外侧带舌台的环形涡流流道;上盖片背面设有外侧带三道阻水圈的流线型流道;下壳体底面设有梳形流水槽,该梳形流水槽设置7组进水口,7组进水口依次在腔体内对应设有7个进水槽。本实用新型对根系起到抑制、屏蔽作用,可有效提高抗堵塞功能。 | ||
搜索关键词: | 根环 涡轮 紊流 压力 补偿 | ||
【主权项】:
铜祛根环形涡轮紊流压力补偿滴头,包括上盖片(29)、弹性膜片(31)、下壳体(30),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片(29)为含有铜祛根剂的混合注塑件,其正面呈平弧形,其长边侧壁设有上盖卡条(21),其短边侧壁设有卡扣件(26);所述下壳体(30)为设有腔体且呈长方形的注塑件,其长边两侧分别设有与所述上盖卡条(21)相匹配的向内凸出卡槽(9);所述腔体内短边两侧分别设有膜片格挡Ⅰ(8)、膜片格挡Ⅱ(11),该膜片格挡Ⅰ(8)与膜片格挡Ⅱ(11)之间镶嵌有所述弹性膜片(31);其中:所述上盖片(29)正面设有环形涡流流道(18),该环形涡流流道(18)的一端设有流道进水口(17),其另一端设有回环水孔Ⅰ(16);所述环形涡流流道(18)外侧设有舌台(20),该舌台(20)上设有出水孔Ⅰ(19);所述上盖片(29)背面设有流线型流道(23),该流线型流道(23)的一端设有回环水孔Ⅱ(22),其另一端设有出水孔Ⅱ(24);沿所述流线型流道(23)外侧依次设有第三道阻水圈(27)、第二道阻水圈(28)、第一道阻水圈(25);所述回环水孔Ⅱ(22)与所述回环水孔Ⅰ(16)相通;所述出水孔Ⅱ(24)与所述出水孔Ⅰ(19)相通;所述下壳体(30)底面设有梳形流水槽(29),该梳形流水槽(29)的居中位置呈“艹”字形设置7组进水口,其中在居中设置一组7条进水口Ⅰ(1);所述进水口Ⅰ(1)的两端分别设有进水口Ⅵ(6)、进水口Ⅶ(7),其一侧分别设有进水口Ⅱ(2)、进水口Ⅲ(3),其另一侧分别设有进水口Ⅳ(4)、进水口Ⅴ(5);所述下壳体(30)底面沿2/3处设有横向凸台(13);所述7组进水口依次在所述腔体内对应设有7个进水槽;所述7条进水口Ⅰ(1)对应的进水槽分别设有流水缺口(12)、进水槽边缘凸台(15);所述横向凸台(13)在所述腔体内对应设有深水槽(10)。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甘肃大禹节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甘肃大禹节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20517201.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筛网
- 下一篇:一种利用一步法制备苝酰亚胺纳米纤维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