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同轴双联线绕电位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58008.6 | 申请日: | 2012-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053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发明(设计)人: | 张静;孟雪泳;刘江鹏;侯颖超;孙小侠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宏星电器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C10/32 | 分类号: | H01C10/32;H01C1/14;H01C1/04 |
代理公司: | 西安创知专利事务所 61213 | 代理人: | 刘崇义 |
地址: | 710065 陕西省西安市***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同轴双联线绕电位器,包括外壳和转轴,外壳内设置绕组托架一和绕组托架二,绕组托架一上设置骨架一,骨架一上缠绕绕组一,绕组托架二上设置骨架二,骨架二上缠绕绕组二;绕组一上设置引出线一、引出线二和引出线三,转轴上设置绝缘衬套一,绝缘衬套一上设置导电环一,导电环一上焊接接触簧片一,绕组托架一上粘结螺钉一,螺钉一的表面焊接集流丝一;绕组二上设置引出线五、引出线六和引出线七,转轴上设置绝缘衬套二,绝缘衬套二上设置导电环二,导电环二上焊接接触簧片二,绕组托架二上粘结螺钉二,螺钉二的表面焊接集流丝二。该电位器具有旋转寿命长、线性精度高、温度系数小的特点。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同轴 双联线绕 电位器 | ||
【主权项】:
一种同轴双联线绕电位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29)和伸入到外壳(29)内的转轴(1),所述外壳(29)内设置有绕组托架一(21)和绕组托架二(28),所述绕组托架一(21)位于绕组托架二(28)的左侧,所述绕组托架一(21)上设置有骨架一,所述骨架一上缠绕有绕组一(9),所述绕组托架二(28)上设置有骨架二,所述骨架二上缠绕有绕组二(5);所述绕组一(9)上设置有位于绕组一(9)一端的引出线一(34)、位于绕组一(9)另一端的引出线二(35)和从绕组一(35)中心抽头引出的引出线三(36),所述引出线一(34)、引出线二(35)和引出线三(36)分别穿入外壳(39)上对应的接线柱一(31)、接线柱二(32)和接线柱三(33),所述转轴(1)靠近绕组托架一(21)的部位设置有绝缘衬套一(8),所述绝缘衬套一(8)上设置有导电环一(11),所述导电环一(11)上焊接有接触簧片一(16),所述接触簧片一(16)上焊接有用于与绕组一(9)工作面相接触的触点一(18),所述绕组托架一(21)上粘结有螺钉一(17),所述螺钉一(17)的表面焊接有与导电环一(11)连接的集流丝一(15),所述螺钉一(17)的侧面焊有引出线四(19),所述引出线四(19)穿入外壳上的接线柱四(20);所述绕组二(5)上设置有位于绕组二(5)一端的引出线五(37)、位于绕组二(5)另一端的引出线六(38)和从绕组二(5)的中心抽头引出的引出线七(39),所述引出线五(37)、引出线六(38)和引出线七(39)分别穿入外壳(29)上对应的接线柱五、接线柱六和接线柱七,所述转轴(1)靠近绕组托架二(28)的部位设置有绝缘衬套二(30),所述绝缘衬套二(30)上设置有导电环二(4),所述导电环二(4)上焊接有接触簧片二(22),所述接触簧片二(22)上焊接有用于与绕组二(5)工作面相接触的触点二(24),所述绕组托架二(28)上粘结有螺钉二(23),所述螺钉二(23)的表面焊接有与导电环二(4)连接的集流丝二(26),所述螺钉二(23)的侧面焊有引出线八(27),所述引出线八(27)穿入外 壳(29)上的接线柱八(25)。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宏星电器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陕西宏星电器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20558008.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