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变速器的倒挡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80022735.3 | 申请日: | 2012-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180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15 |
发明(设计)人: | 樱井敦 | 申请(专利权)人: | 爱信AI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16H63/30 | 分类号: | F16H63/30;F16H3/091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高龙鑫 |
地址: | 日本爱知***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回动臂(55)通过被插入回动臂(55)的被驱动孔(55b)的倒挡叉(51)的驱动销(51c)来摇动,利用该回动臂使中间齿轮(50b)在轴向上移动,该中间齿轮(50b)在倒挡齿轮列(50)的驱动齿轮(50a)和从动齿轮(50c)之间啮合、分离。使驱动销(51c)的外径小于回动臂的被驱动孔的平坦两内侧面之间的宽度,从而在被驱动孔和驱动销(51c)之间设置有缝隙。在回动臂和变速器壳体(10)之间设置跳跃机构(JO),该跳跃机构(JO)施加使回动臂从其摇动范围内的规定的中间位置为界离开该中间位置的向外的弹性力,并使驱动销抵接于被驱动孔的其中一个内侧面。由此,能提供使中间齿轮沿轴向移动、确保中间齿轮的强度且不产生齿轮响声的变速器的倒挡装置。 | ||
搜索关键词: | 变速器 装置 | ||
【主权项】:
一种变速器的倒挡装置,该倒挡装置具备:副轴和输出轴,在变速器壳体内支撑为互相平行且自由旋转,多对变速齿轮对和1组倒挡齿轮列,在所述副轴和输出轴之间进行动力传递,换挡机构,选择性地切换这些变速齿轮对和倒挡齿轮列在所述副轴和输出轴之间的动力传递;所述倒挡齿轮列包括:驱动齿轮和从动齿轮,分别设置于所述副轴和输出轴且与它们一起转动,以及中间齿轮,由与所述副轴和输出轴平行地设置于所述变速器壳体的支撑轴支撑为自由旋转且在轴向上自由移动;所述换挡机构还具备:回动臂,所述回动臂的基端部被所述变速器壳体支撑为能够绕着与所述支撑轴垂直的轴线摇动,而且所述回动臂的前端部能够滑动地插入形成于所述中间齿轮外周的环状槽,并且在中间部形成有被驱动孔,该被驱动孔在连结所述基端部和前端部的方向上长且在平行于与所述支撑轴垂直的轴线的方向上贯通该中间部,倒挡叉,被所述变速器壳体支撑为与所述支撑轴平行且能够移动,且具备卡合于所述被驱动孔内的驱动销,通过使所述倒挡叉在所述轴向上移动来使所述回动臂摇动,由此使所述中间齿轮在啮合位置和分离位置之间沿着所述支撑轴的轴向移动,所述啮合位置是指,所述中间齿轮与所述驱动齿轮及从动齿轮这两者相啮合的位置,所述分离位置是指,所述中间齿轮与这两者分离的位置,所述变速器的倒挡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所述回动臂和变速器壳体之间设置有跳跃机构,所述跳跃机构施加使所述回动臂以其摇动范围内的规定的中间位置为界离开该中间位置的向外的弹性力,使所述倒挡叉的驱动销的外径小于所述回动臂的被驱动孔的长尺寸方向中间部的平坦的两内侧面之间的宽度小,从而在所述被驱动孔和所述驱动销之间形成有缝隙,当所述回动臂位于与所述规定的中间位置相比更靠近其前端部与位于所述分离位置的所述中间齿轮啮合的一侧时,使所述驱动销弹性抵接于所述被驱动孔的长尺寸方向中间部的平坦的两内侧面中的一个内侧面,当所述回动臂位于与所述规定的中间位置相比更靠近其前端部与位于所述啮合位置的所述中间齿轮啮合的一侧时,使所述驱动销弹性抵接于所述被驱动孔的长尺寸方向中间部的平坦的两内侧面中的另一个内侧面。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爱信AI株式会社,未经爱信AI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80022735.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确定用于设备的设置的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 下一篇:内存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