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洋桔梗小孢子诱导获得单倍体植株的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010664.1 申请日: 2013-01-12
公开(公告)号: CN103026969A 公开(公告)日: 2013-04-10
发明(设计)人: 和凤美;朱永平;王小巧;赵兴富 申请(专利权)人: 云南农业大学
主分类号: A01H4/00 分类号: A01H4/00
代理公司: 昆明正原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3100 代理人: 金耀生
地址: 650000*** 国省代码: 云南;5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发明是一种洋桔梗小孢子诱导获得单倍体植株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确定材料;(2)花蕾选取预处理;(3)游离小孢子分离;(4)小孢子愈伤组织诱导;(5)不定芽诱导;(6)单倍体植株获得;(7)再生植株倍性鉴定确定获得单倍体植株。通过本发明的方法可避免花药培养带来的二倍体再生植株的干扰,可获得大量单性胚状体,单倍体植株比率可达到100%,形成足够大的选择群体,经秋水仙碱处理后可成为纯合自交系。洋桔梗纯合自交系的获得为洋桔梗品种改良和新品种选育提供有力手段,用于杂交种组配可快速筛选出优良的杂交一代(F1),为解决我国洋桔梗种子生产问题,具有巨大的潜在商业价值。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桔梗 孢子 诱导 获得 单倍体 植株 方法
【主权项】:
一种洋桔梗小孢子诱导获得单倍体植株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以下步骤进行:(1)确定材料:选取具有综合优良性状的杂交一代洋桔梗品种作为材料; (2)花蕾选取,预处理,消毒:在开花初期,通过荧光染色法在显微镜下选取处于单核靠边期的花蕾,放入塑料袋中置于4℃冰箱1~3天,清洗花蕾表面,用酒精消毒,再用升汞消毒,最后用无菌水冲洗后,晾干;(3)游离小孢子分离:将消毒后花蕾放入含有B5培养基的研钵中研磨,混合液经400目双层漏斗过滤,收集滤液于离心管中,1000rpm离心,弃去上清,再加入5~8 mL B5培养基,1000rpm离心,清洗沉淀,重复2次,离心完毕后,加入MS液体培养基于离心管中,统计细胞密度,并调整密度为1.0×104~1.0×105个/mL,获得游离小孢子; (4)小孢子愈伤组织诱导:移取1mL含有上述小孢子的液体培养基于诱导愈伤组织的MS固液双层培养基中,温度为22~27℃进行黑暗培养;30~40天后,形成愈伤组织;所述MS固液双层培养基为:固体层:MS +0.8%琼脂粉+3%蔗糖,液体层:MS +0.1~4 mg/L KT +0.1~4 mg/L 2,4‑D+3%蔗糖,灭菌; (5)不定芽诱导:取上述愈伤组织接种于不定芽诱导培养基:MS+0.1~4 mg/L KT +0.1~0.5 mg/L IBA,光照强度为2000Lx,光照时间为8~13小时/天,温度为22~27℃进行培养;30~40天后可见愈伤组织上绿色球型小突起,50~60天后可见萌动的不定芽或丛生小苗;(6)单倍体植株获得:取上述不定芽或小苗转入培养基:MS+1 mg/L 6‑BA+0.1 mg/L NAA,光照强度为2000Lx,光照时间为8~13小时/天,温度为22~27℃进行培养;20~30天形成完整单倍体植株; (7)再生植株倍性鉴定:将上述完整植株的根尖放入浓度为0.002mol/L 的8‑羟基喹啉中1天;用移液器移出8‑羟基喹啉,再用蒸馏水冲洗根尖;将冲洗好的根尖放入到卡诺氏20~24小时,取出卡诺氏,用蒸馏水冲洗根尖,将根尖放入浓度为1mol/L的HCl中5~20min,用蒸馏水冲洗干净,用卡宝品红染色压片;显微镜观察,确定获得染色体数目2n=36的单倍体植株。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农业大学,未经云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010664.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