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任意码长的极化编码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11129.8 | 申请日: | 2013-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236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牛凯;陈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邮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1/00 | 分类号: | H04L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18 | 代理人: | 夏宪富 |
地址: | 100876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任意码长的极化编码方法,是在构造极化码时,若码长不为2的幂次,则用一组容量为零的虚拟信道将信道数补齐到2的幂次,然后按照容量等分原则对各个信道进行交织映射,再对所得到的信道进行极化变换,并在变换后的信道中,根据设计的码率选择信道容量较大的信道用于传输信息比特序列,剩余的信道则用于传输一个收发端都已知的固定比特序列。本发明使得极化编码允许码长为任意正整数,并可以适用于多载波及高阶调制系统,通过增加凿孔操作,使编码器输出的编码比特序列为任意长度;再通过信道交织映射,使极化编码能适应并行信道的不同子信道,获得较好抗噪性能;使本发明大大提高极化码用于实际数字通信系统时的灵活性,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任意 极化 编码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任意码长的极化编码方法,其特征在于:若在构造极化码时,码长不为2的幂次,则用一组容量为零的虚拟信道将信道数补齐到2的幂次,然后按照容量等分原则对各个信道进行交织映射,再对所得到的信道进行极化变换,并在变换后的信道中,根据设计的码率选择信道容量较大的信道用于传输信息比特序列,剩余的信道则用于传输一个收发端都已知的固定比特序列;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根据需求确定编码参数,以便将一个包含K个比特的信息序列编码为一个长度为M的二进制编码序列,其中,自然数K和M满足K≤M的条件;再设N=2n,
运算
表示对其参数向上取整;所述用于传输编码序列的信道包含有J个并行子信道,并依次标记为:W1、W2、…、WJ;其中的并行子信道数J与编码序列长度M应满足下述条件:M能够被J整除;(2)执行传统的极化编码操作:将输入的比特序列
与收发两端都已知的固定序列
所组成的长度为N的比特序列u进行下述变换:x=u·GN,式中,矩阵
N×N维的矩阵BN为比特反序置换矩阵,F 2 = 1 0 1 1 ]]> 的上标
表示求n个F2的克罗内克积,下标
和
分别为信息信道的序号集合与固定信道的序号集合;(3)执行交织操作:使用信道交织函数fπ(·)对比特序列x进行交织排序后,得到比特序列v:
其中,自然数下标i的最大值为N;(4)执行凿孔操作:删去比特序列v中的最后(N-M)个比特,使得比特序列v变换成一个长度为M的比特序列z:z=(v1,v2,…,vM);(5)执行串/并变换操作:将比特序列z分割成J个长度都为
的比特序列r(p):r(p)=(z(p-1)×M/J+1,z(p-1)×M/J+2,…,zp×M/J),其中,自然数序号p的最大值为J,并分别按照顺序送入对应的并行子信道Wp进行传输。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邮电大学,未经北京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011129.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