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压电吸声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019581.9 申请日: 2013-01-21
公开(公告)号: CN103009731A 公开(公告)日: 2013-04-03
发明(设计)人: 杨守焕;席军德;眭铁杰;吴晓喜;周培慧 申请(专利权)人: 株洲联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主分类号: B32B27/04 分类号: B32B27/04;B32B27/06;B32B27/18;B32B27/30;B32B27/40;B32B27/28;B32B18/00;B32B37/02;B32B37/06;B32B37/10;B29C45/76
代理公司: 株洲市奇美专利商标事务所 43105 代理人: 肖美哲
地址: 412001 湖南省株*** 国省代码: 湖南;4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发明涉及一种压电吸声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复合材料由有机树脂、压电体、导电体和增强体四部份组成;有机树脂基体为PVC基体,或PU基体,或ABS基体;压电体为PZT陶瓷片;导电体为微细硅粉,增强体为尼龙短纤维,或玻璃短纤维,或玻璃纤维布,或尼龙布,只用其中的一种:采用注塑工艺成型:本复合材料可制成高强度各种型材,满足移动目标的要求,如各种铁路动车、城市轨道交通动车内装材料。也可以使用低成本基体材料,制成公路、铁路旁的隔音板,该复合材料的主要用途是组成隔音,吸收机械振动或其它功能性构件,同时,对声波有强烈的吸收作用;实现理想的吸音效果,消除公路、铁路对环境的噪声污染。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压电 吸声 复合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主权项】:
一和压电吸声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电吸声复合材料由以下原料和步骤制成:所述的各原料(1)所述的该制备方法中的压电吸声复合材料是由有机树脂基体、压电体、导电体和增强体四部份组成;所述的有机树脂基体为聚氯乙烯粉剂,即称为PVC基体;或合成橡胶树脂,即称为PU基体;或塑料树脂,即称为ABS基体;所述的压电体为极化锆钛酸铅陶瓷片,即称为PZT陶瓷片;所述的导电体为微细硅粉,即称为Si微粉;所述的增强体为尼龙短纤维,或玻璃短纤维,或玻璃纤维布,或尼龙布,根椐实际需要任意选择其中的一种:(2)所述的该制备方法中组成压电吸声复合材料的各原料的重量配比为:有机树脂基体 65-85 %,       PZT陶瓷片3-20 %,  Si微粉  5-18 %,                  增强体 3-20%,在以上各组份取值范围内,组份百分含量之和为100%;所述的各步骤为:A、原料预处理,各组份成型前为以下状态:所述的有机树脂基体:PVC基体,或PU基体,或ABS基体;所述的压电体为PZT陶瓷片,厚度在0.2mm~0.4mm之间,平均周径在1mm~20mm之间的;其形状为给定的几何形状,如圆形,方形或多方形,或不规则形状的薄陶瓷片;使用前,PZT陶瓷片应先进行极化处理,采用垂直极化,即电场垂直于PZT薄片表面,经极化后的PZT陶瓷片两表面有金属电板;导电体为微细硅粉,Si微粉直径≦2μm的,使用前,将Si微粉导电体放置于有盖的匣钵内,将匣钵放置在温度为70-80℃的环境中,恒温处理6-8小时;B、成型工艺,采用注塑工艺成型:第一步,将上述重量配比的有机树脂基体料和增强体的两种原料混合均匀,采用模压成型,成型时,注塑温度控制在240℃-260℃之间,模具温度应保持在40℃±5℃;注塑压力为1200bar;根据需要可加入增塑剂,成型为基板一,基板一的厚度为1~10mm之间;第二步,在基板一上增加吸层,将上述重量配比的有机树脂基体料和Si微粉两种原料混合均匀形成基体导电混合料后,在基板一上覆盖一层基体导电混合料,覆盖厚度为0.5~1mm,然后在基体导电混合料层均匀抛撒压电片,即均匀抛撒PZT陶瓷片;再覆盖一层厚度为0.5~1mm的基体导电混合料层,即将基体导电混合料均匀覆盖在PZT陶瓷片上而形成基板二;重复进行以上操作,直到所需要的厚度,注塑温度控制在260℃-280℃之间,保持温度在160℃±5℃;注塑压力为1600bar,基板二与基板一等厚,戓不等厚;第三步,第三步工序与第一步工序相同,即将上述重量配比的有机树脂基体料和增强体的两种原料混合均匀,采用模压成型,成型时,注塑温度控制在240℃-260℃之间,模具温度应保持在40℃±5℃;注塑压力为1200bar;根据需要可加入增塑剂,成型为基板三,基板三的厚度为1~10mm之间;第四步,将基板二与基板三进行复合, 复合温度保持在190℃±5℃,两基板复合压力为1600bar,压力保持时间为14~16min;即形成压电吸声复合材料。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洲联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株洲联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019581.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