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能同时预示和鉴定绵羊羊毛细度和卷曲度的分子标记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78378.9 | 申请日: | 2013-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468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2 |
发明(设计)人: | 王宁;荣恩光;于磊;杨华;李辉;王守志;王志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Q1/68 | 分类号: | C12Q1/68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金永焕 |
地址: | 15003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能同时预示和鉴定绵羊羊毛细度和卷曲度的分子标记方法,它涉及分子标记方法。方法:一、设计引物对提取绵羊基因组DNA进行扩增,然后酶切,得酶切产物;二、酶切产物电泳分离,根据电泳分离结果进行基因型判定;三、进行关联分析,并估计性状的最小二乘均值,结果为3种基因型中具有AA、GA基因型群体的羊毛细度显著低于GG基因型群体;具有AA基因型群体的羊毛卷曲度显著高于GG基因型个体;四、将实验群体分为三种类型,即完成。本发明能同时预示和鉴定绵羊羊毛细度和卷曲度,为绵羊羊毛的品质性状改良、标记辅助选择提供了一个更为有效、简便易行的分子标记方法,可有效的应用于超细毛绵羊的分子辅助育种领域。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同时 预示 鉴定 绵羊 羊毛 卷曲度 分子 标记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能同时预示和鉴定绵羊羊毛细度和卷曲度的分子标记方法,其特征在于它按以下步骤进行:一、根据绵羊MTR基因第27内含子区G9542341A位点设计一对引物MTRF1和MTRR1,然后对绵羊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得到PCR扩增产物,再用内切酶MspI酶切PCR扩增产物,获得酶切产物;二、使用浓度为2%~3%的琼脂糖凝胶对酶切产物进行电泳分离,然后根据电泳分离结果进行基因型判定,判定的标准:①电泳呈现两条带,大小为269bp和209bp,则绵羊MTR基因第27内含子区G9542341A位点未突变时,PCR扩增产物可以被MspI酶完全切开,将其命名为GG基因型;②电泳呈现一条带,大小为478bp,则绵羊MTR基因第27内含子区G9542341A位点突变时,PCR扩增产物不能被MspI酶切,将其命名为AA基因型;③电泳呈现三条带,大小为478bp、269bp和209bp,则绵羊MTR基因第27内含子区G9542341A位点处于杂合状态,PCR扩增产物不能被MspI酶完全切开,将其命名为GA基因型;三、根据中国美利奴羊实验群体的特点,构建基因型效应统计模型:Y=μ+G+L+A+G×L+G×A+L×A+e,其中,Y为性状的观测值,μ为群体均值,G为基因型效应,L为品系效应,A为年龄效应,G×L为基因型和品系的互作效应,G×A为基因型和年龄的互作效应,L×A为品系和年龄的互作效应,e为剩余值效应,然后利用JMP4.0统计软件将基因型与连续性性状进行关联分析,并估计性状的最小二乘均值,关联分析结果表明,绵羊MTR基因第27内含子区G9542341A位点G/A单碱基突变引起的基因型效应与中国美利奴羊实验群体的羊毛细度和卷曲度性状显著相关,P值分别为0.0002和0.0351;再进行多重比较,3种基因型中具有AA、GA基因型群体的羊毛细度显著低于GG基因型群体;具有AA基因型群体的羊毛卷曲度显著高于GG基因型群体;四、依据基因型将中国美利奴羊实验群体分为三种类型,从而实现同时预示和鉴定绵羊羊毛细度和卷曲度的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即完成同时预示和鉴定绵羊羊毛细度和卷曲度的分子标记方法;其中步骤一中MTRF1的核苷酸序列为:5′‑TGGAGAACCAAACACTGTCCTGAGA‑3′;MTRR1的核苷酸序列为:5′‑CTTACACCTTATCGTGAACACCTATGC‑3′;步骤二中MspI酶所识别的碱基序列为CCGG;步骤三中中国美利奴羊实验群体的特点:①、711只中国美利奴羊为新疆军垦型;②、超细毛品系173只、毛用多胎品系135只、A品系146只、B品系100只、U品系32只、 肉用多胎品系125只;③、均为母羊;④、年龄为1~12岁。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农业大学,未经东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078378.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