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塑料电镀制品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89950.1 | 申请日: | 2013-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442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2 |
发明(设计)人: | 杨桂萍;彭响方;文劲松;王彬彬;彭松;凌华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维尔丸井(广州)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29C45/16 | 分类号: | B29C45/16;B29C45/57;B32B5/18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曾旻辉;胡杰 |
地址: | 51053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塑料电镀制品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有:在塑料注射机上通入超临界流体,并通过有序定量控制超临界流体的注入,制备表层微孔发泡实心芯层的塑料制品;塑料制品通过电镀工艺进行电镀,形成具有倒扣结构的金属镀层,从而获得镀层与塑料结合力强的具有金属镀层、微孔发泡层和实心芯层三层结构的高性能塑料电镀制品。本发明利用塑料制品表层的大量微孔,缩短和优化传统塑料电镀工艺中的粗化和还原等重要电镀过程,具有电镀时间短、电镀能耗与污染少、综合电镀成本低等特点。同时由于注射成型塑料制品时表层发泡,从而改善了制品的缩水和翘曲变形等问题,并可节约塑料粒子原材料,减轻制品重量,降低生产成本。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塑料 电镀 制品 及其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塑料电镀制品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有:(1)塑料粒子通过料斗进入注塑机料筒;(2)注塑机利用螺杆转动和料筒加热塑化塑料粒子,同时向注塑机料筒通入超临界流体,形成聚合物熔体/超临界流体均相体系;超临界流体达到设定量后停止供应,螺杆继续塑化,得到未吸收超临界流体的聚合物熔体;(3)螺杆前移,聚合物熔体/超临界流体均相体系率先注入模具,形成产品的表层微孔发泡层,继续注入模具的未吸收超临界流体的聚合物熔体形成产品芯层,最终制得表层微孔发泡,实心芯层的塑料制品;(4)将表层微孔发泡,实心芯层的塑料制品通过电镀工艺进行电镀,最终制得具有金属镀层、微孔发泡层和实心芯层三层结构的塑料电镀制品。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维尔丸井(广州)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四维尔丸井(广州)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089950.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