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生物复合物的分离与收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01228.5 | 申请日: | 2013-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173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24 |
发明(设计)人: | 王志民;程秀兰;侯彩玲;黄伟东;王跃;张林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00 | 分类号: | G01N1/00;G01N1/28;G01N1/34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郭国中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一种生物技术领域的生物复合物的分离与收集方法,该方法采用一内部有溶液通道的流室,该流室溶液通道上游有进样口和电泳缓冲液填充口;将含有目的复合物的混合物通过进样口注入流室,同时将电泳缓冲液通过电泳缓冲液填充口注入流室,流室下游有目的复合物收集口和空微纳米珠出口,流室上下游之间的通道两侧有电极连接通道,在电极连接通道处安装正负电极对,正极与目的复合物收集口位于一侧,负极与空微纳米珠出口位于同一侧;所述电极对连接连续直流电源或单极性矩形脉冲电源,在外加电场力作用下,使携带净负电荷的目的复合物进入目的复合物收集容器。本发明获得的目的复合物纯度高、数量多。 | ||
搜索关键词: | 生物 复合物 分离 收集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生物复合物的分离与收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步,采用一内部有溶液通道的流室,该流室溶液通道上游设有进样口和电泳缓冲液填充口,流室溶液通道下游有目的复合物收集口和空微纳米珠出口;第二步,将连接单根多聚物分子的单个微纳米珠和空微纳米珠的混合物从进样口注入流室,同时将电泳缓冲液从电泳缓冲液填充口注入流室;混合物和电泳缓冲液同时沿着流室的溶液通道流向下游,电泳缓冲液设为鞘流液方式或者侧流液方式,即在溶液通道的四周或一侧填充,从而在混合物液流的四周形成屏蔽;第三步,在流室溶液通道下游两侧、目的复合物收集口和空微纳米珠出口上游设有电极连接通道,在电极连接通道处安装正、负电极对,正极与目的复合物收集口位于同一侧,负极与空微纳米珠出口位于另一侧;正、负电极连接连续直流电源或单极性矩形脉冲电源;第四步,混合物样品流和电泳缓冲液在流经电极对形成的电场时,连接单根多聚物分子的单个微纳米珠因携带净负电荷,在外加电场力作用下进入通往目的复合物收集口的液流并最终进入容器目的复合物收集容器,空微纳米珠不携带电荷,则从空微纳米珠出口流出,进入空微纳米珠收集容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101228.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