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掺伪茶油的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10633.3 | 申请日: | 2013-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173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24 |
发明(设计)人: | 吴雪辉;郑艳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33 | 分类号: | G01N21/33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任重 |
地址: | 510642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食用油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检测茶油掺伪的方法。本发明首先建立折光率、碘值、皂化值和油酸含量掺伪检测模型,通过样品的检测确定掺伪种类,然后再通过紫外光谱全波扫描,确定掺伪量模型,通过对比数据,得到确定的掺伪量。本发明方法不但能对茶油的掺伪种类进行鉴别,更能检测出掺伪量,有效防止用价格低廉的食用油冒充高质高价格的茶油。本发明方法具有经济简单、重复性好、准确度高等特点,能够实际应用于茶油掺伪检测工作,可确保维护消费者的利益。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茶油 检测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检测茶油掺伪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茶油掺伪的掺伪种类鉴别: S11.建立掺伪种类模型:将茶油与其他植物油按不同的体积比混合,得到掺杂不同浓度的其他植物油的茶油样品,测定折光率、碘值、皂化值和油酸含量;通过软件分析测得的掺杂不同浓度的其他植物油的茶油样品的折光率、碘值、皂化值和油酸含量,将其按掺杂种类分为不同的总体; S12.鉴定掺伪种类:测定待测掺伪样品的折光率、碘值、皂化值和油酸含量,根据软件分析对比步骤S11所得总体与待测掺伪样品,确定掺伪样品中掺杂的其他植物油的种类; S2.茶油掺伪的掺混量的测定: S21.建立掺伪量模型:将茶油与S1确定好的掺伪样品中掺杂的其他植物油按不同的体积比混合,得混合茶油,再将混合茶油溶解于石油醚、正己烷、环己烷、乙醚或氯仿中的一种得到混合茶油溶液,控制混合茶油溶液的浓度,进行紫外光谱全波扫描,确定特征吸收波长,并建立茶油掺伪量与特征吸收峰处吸光值的函数关系,采用回归分析方法确定最佳检测函数; S22.测定掺伪量:将待检测掺伪样品溶于石油醚、正己烷、环己烷、乙醚或氯仿中的一种得到待测掺伪样品溶液,控制待测掺伪样品石油醚溶液的浓度与S21中混合茶油溶液的浓度相同,进行紫外光谱全波扫描,根据测得相应波长的吸光值,来和掺伪量模型进行对比,确定待检测掺伪样品中掺伪量。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农业大学,未经华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110633.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