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等离子室内微尘净化器无效
申请号: | 201310136601.0 | 申请日: | 2013-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308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07 |
发明(设计)人: | 刘跃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兆安 |
主分类号: | B03C3/00 | 分类号: | B03C3/00;B03C3/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6221 山东省临沂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等离子室内微尘净化器,主要采用的技术有三个:无臭氧技术、静音技术、宽频谱交变电场发生器。无臭氧技术,是控制等离子体产生于无声放电与汤生放电的前段,此段放电的离子能量远低于产生臭氧需要的能量,因此无臭氧能产生。无风扇空气自循环技术,采用无风扇、离子对流循环技术,根据空气动力学原理,设计等离子体空间的结构,使等离子体的流动存在不同的速度层,根据帕奴利定理“流体对周围的物质产生的压力与流体的相对速度成反比”,速度梯度产生了切向压力,使清洁空气流向仪器外面,不用风扇,达到无声与节能效果。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能有效集附PM2.5微尘,使室内浓度下降致符合国家标准。 | ||
搜索关键词: | 等离子 室内 微尘 净化器 | ||
【主权项】:
一种等离子室内微尘净化器,采用了无臭氧技术、静音技术、宽频谱交变电场发生器,其特征是通过非自持放电,引起离子对流,吸附大量PM2.5微尘,在吸附板上沉淀结块,达到除尘目的,由于吸附作用发生在离子径度,所以对越小的微尘越有效;所述的无臭氧技术,其特征是控制等离子体产生于无声放电与汤生放电的前段,此段放电的离子能量远低于产生臭氧需要的能量;所述的无风扇空气自循环技术,其特征是采用无风扇、离子对流循环技术方案,根据空气动力学原理,设计的离子体空间结构,能使等离子体的流动存在不同的速度层,速度梯度产生了切向压力,使清洁空气流向外循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兆安,未经王兆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136601.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