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组织培养技术繁殖平贝母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11909.7 | 申请日: | 2013-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385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14 |
发明(设计)人: | 陈勇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熟市佳盛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H4/00 | 分类号: | A01H4/00;A01G1/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广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4 | 代理人: | 徐萍 |
地址: | 2155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组织培养技术繁殖平贝母的方法,主要包括外植体的选择与消毒、材料处理、初代培养、继代培养、小鳞茎的增殖、生根培养和炼苗移栽等步骤。在不同的培养阶段的利用不同的激素进行调节,对培养基配方的精确筛选达到试管苗生长旺盛的优良效果,并且结合有效的灭菌技术,达到提高增殖率和减少变异的目的。并且在继代培养后的小鳞茎的增殖过程中适当更换了培养基,更有利于小鳞茎的快速生长。并且通过鳞片不同部位的比较发现,鳞片繁殖材料最佳选择为内层鳞片的下部。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组织培养 技术 繁殖 贝母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利用组织培养技术繁殖平贝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外植体的选择与消毒:首先选择当年生长健壮、无霉烂斑点的新鲜平贝母,剪去根及有伤鳞片,流水冲洗30 min后放入清水中浸泡15min,再用50%多菌灵500倍液浸泡20~30 min或者用50%福美双粉500倍液浸泡10~15min,然后将种球鳞片剥下,用紫外灯照射10 min,转入超净工作台,再用75%酒精消毒50 s,无菌水冲洗2~3次,再用6%次氯酸钠溶液消毒10 min,无菌水冲洗2~3次,最后用0.2%的升汞溶液消毒10 min,无菌水冲洗4~5 次;(2)材料处理:首先在超净工作台上,在无菌条件下, 切去鳞片上部1/3,然后将中、下部分割开来,将鳞片和鳞茎基部分别切成6‑8mm的小块;(3)初代培养:在无菌的条件下将步骤(2)得到的外植体接种在初代培养基上,该培养基是在在3/4MS常规培养基中添加了0.8mg/L的6‑BA、1.2mg/L的NAA,30‑40mg/L的蔗糖和0.4‑0.8mg/L的ZT;培养温度为24℃,光照时间12 h/d,光照强度2 000 Lx,PH为 6.5,琼脂5 g/L,经过25‑30天形成愈伤组织;(4)继代培养:将初代培养的愈伤组织切下接种在继代培养基上,该培养基是在MS常规培养基中添加了0.5mg/L的6‑BA、0.3mg/L的IBA、0.3mg/L的KT和20mg/L的蔗糖,培养温度为24℃,光照周期13h/d,光强度为2200lux,PH 6.5,经过7‑12天时间分化出绿点后,即开始下一阶段;(5)小鳞茎的增殖:将分化出绿点的愈伤组织继续培养,该培养基是在1/2MS常规培养基中添加了40mg/L的蔗糖、0.3mg/L的KT、0.4mg/LNAA和0.2mg/L的ZT,培养温度为24℃,光照周期13h/d,光强度为2200lux,PH 6.5,经10‑15天培养便可分化出丛生小鳞茎;(6)生根培养:将分化出来的小鳞茎接种于下列诱导培养基中进行生根诱导:1/2 MS培养基、0.3mg/L的KT、1mg/L的活性炭、7‑8g/L的琼脂、0.5mg/L 的NAA,培养温度为24℃,光照周期13h/d,光强度为2200lux,经过8‑12天待小鳞茎长至2.5cm高,根系比较发达时,即开始下一个阶段;(7)炼苗移栽:先将培养瓶移至温室,自然条件下炼苗6d,然后将长出新根的小鳞茎从培养瓶中取出,在阳光下晒1‑2天,在晒的过程中要适当遮光,使光照强度为自然光的60%,温度在18℃左右,当培养基表面成龟裂状后,取出小苗洗净根部附着的培养基,移栽到经消毒的腐殖土∶草炭∶珍珠岩:蛭石=2∶2∶1:3 (重量比)的混合基质中,温度控制在15℃左右。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熟市佳盛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常熟市佳盛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211909.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内容处理方法和装置及网络设备
- 下一篇:同步以太网电口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