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最小区域的零件平面度误差评定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30207.3 | 申请日: | 2013-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569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1 |
发明(设计)人: | 陈磊磊;黄美发;宫文峰;田文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磊磊 |
主分类号: | G01B21/30 | 分类号: | G01B21/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41004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基于最小区域法的零件平面度误差评定方法,该方法首先测量并获取被测平面上的测点坐标;然后给出平面的初始参数;根据点到平面的距离,查询与误差包容区域接触的测点,根据接触点的数量与相对位置,应用坐标系变换的方式,将测点投影指定平面内,转化为给定平面内的直线度误差计算;在投影平面内,通过包容区域的旋转变动,搜索与包容区域接触的、满足直线度误差判别准则的测点,获得旋转后的包容区域;然后重新确定投影平面,再按直线度误差计算,依次迭代计算,直到满足平面度判别准则,输出平面度误差以及对应理想平面参数的最优值。本发明可准确计算出满足最小区域判别准则的平面度误差。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最小 区域 零件 平面 误差 评定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基于最小区域的零件平面度误差评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步骤1:将被测平面置于测量平台上,在测量空间直角坐标系中测量并获取平面上的点
,
=1, 2,…n, n为测点数目且n为大于3的正整数,所有测点
形成测点集
,任意选取不在同一直线上的3个测点,计算过3个点的平面的法向矢量
,作为被测平面对应的理想平面法向矢量的迭代初值;步骤2:依次计算测点集
中各测点到理想平面的距离
,并分别记录测点集
中各测点到理想平面的最大距离与最小距离所对应的测点;所记录的最小距离对应的测点形成误差包容区域的低值接触点集合
,所记录的最大距离对应的测点形成误差包容区域的高值接触点集合
;步骤3:判断集合
中是否只有1个低值接触点且集合
中有1个高值接触点;如果只有1个高值接触点且只有1个低值接触点,计算低值接触点与高值接触点连线的方向矢量
,测点的投影矢量
=
,跳转到步骤7;如果低值接触点的数量大于1或高值接触点的数量大于1,跳转到步骤4;步骤4:判断集合
中是否只有2个高值接触点且集合
中是否只有1个低值接触点;如果只有2个高值接触点且只有1个低值接触点,测点的投影矢量
等于2个高值接触点连线的方向矢量,跳转到步骤7;如果高值接触点的数量不为2或低值接触点的数量不为1,则跳转到步骤5;步骤5:判断集合
中是否只有2个低值接触点且集合
中是否只有1个高值接触点;如果只有2个低值接触点且只有1个高值接触点,则测点的投影矢量
等于2个低值接触点连线的方向矢量,跳转到步骤7;如果低值接触点的数量不为2或高值接触点的数量不为1,跳转到步骤6;步骤6:以2个高值接触点为1个组合,以其中1个组合中的2个高值接触点为计算对象,计算过这2个高值接触点且法向矢量垂直于
的平面
,并判断低值接触点和其余高值接触点是否分别分布在平面
的两侧;遍历所有的高值接触点组合,如果存在某一组合满足低值接触点与其余高值接触点分别分布在对应平面
的两侧,则测点的投影矢量
等于该组合对应的2个高值接触点连线的方向矢量,跳转到步骤7,否则继续执行该步的下面操作;以2个低值接触点为1个组合,以其中1个组合中的2个低值接触点为计算对象,计算过这2个低值接触点且法向矢量垂直于
的平面
,并判断高值接触点和其余低值接触点是否分别分布在平面
的两侧;遍历所有的低值接触点组合,如果存在某一组合满足高值接触点与其余低值接触点分别分布在对应平面
的两侧,则测点的投影矢量
等于该组合对应的2个低值接触点连线的方向矢量,跳转到步骤7,否则跳转到步骤16;步骤7:进行坐标变换,使坐标系的z轴与
平行;被测平面对应的理想平面在xoy坐标平面内投影为理想直线
,计算理想直线
的方向矢量
;坐标变换后,设测点
在xoy坐标平面内投影为
,所有的测点
对应的
组成测点集合
;步骤8:在测点集合
中,剔除坐标值完全相等的测点元素;步骤9:依次计算测点集合
中各个测点到理想直线
的距离
,并记录并分别记录测点集
中各测点到理想直线
的最大距离和最小距离所对应的测点,所记录的最小距离对应的测点形成误差包容区域的低值接触点集合
,所记录的最大距离对应的测点形成误差包容区域的高值接触点集合
;步骤10:判断集合
中是否只有1个低值接触点且集合
中是否只有1个高值接触点;如果只有1个高值接触点与1个低值接触点,则它们为有效接触点
、
,跳转到步骤13;如果高值接触点的数量大于1或低值接触点的数量大于1,则跳转到下一步;步骤11:计算集合
中所有高值接触点的横坐标或纵坐标最大值
和最小值
,计算集合
中所有低值接触点的横坐标或纵坐标最大值
和最小值
;如果
大于等于
,且
小于等于
,则表明符合直线度判别准则,跳转到步骤15;否则,执行步骤12;步骤12:如果
小于
,则
对应的高值接触点为有效高值接触点
,
对应的低值接触点为有效低值接触点
;如果
大于
,则
对应的高值接触点为有效高值接触点
,
对应的低值接触点为有效低值接触点
;其余接触点为无效接触点;步骤13:判断
与
的点积是否小于0,如果小于0,将-
赋值给
;此时包容区域的旋转变动的方向矢量
等于
;以过有效接触点
、
的连线为界将xoy坐标平面划分为
、
2个区域,设
、
的坐标分别为
、
,根据下式可以判断测点
所在的区域,
当
,
位于
区,当
时,
位于
区;步骤14:依次计算
区内各个测点
与
的连线的方向矢量
,调整
使
与
的点积为正,并计算
和
的夹角
,
区内所有测点
对应的
组成集合
;依次计算
区内各个测点
与
的连线方向矢量
,调整
使
与
的点积为正,并计算方向矢量和
的夹角
,
区内所有测点
对应的
组成集合
;计算2个集合
、
中最小的夹角,即为包容区域旋转变动量S;包容区域绕
旋转S角度后得到理想直线
的方向矢量
;跳转到步骤9;步骤15:进行步骤7的逆向坐标变换,还原测点的坐标值,同时根据
计算被测平面对应理想平面的法向矢量
;跳转到步骤2;步骤16:输出平面度误差和对应理想平面的最优参数。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磊磊,未经陈磊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230207.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定点平面TEM样品制备方法
- 下一篇:非接触式机床主轴运转动刚度检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