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纳米级碳化硅铜基合金材料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59334.6 | 申请日: | 2013-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057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8 |
发明(设计)人: | 孙飞;赵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金仓合金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2/00 | 分类号: | C22C32/00;C22C9/00;C22C1/02;C22C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连和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8 | 代理人: | 贺小明 |
地址: | 215412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纳米级碳化硅铜基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将占总体积5-10%的纳米碳化硅铜基合金材料均匀分布在铜基合金材料中,利用纳米级碳化硅高硬度,高耐磨性和良好的自润滑及高温强度大的性能,实现合金材料的性能的进一步提升。本发明还提供了根据上述纳米级碳化硅铜基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制备的纳米级碳化硅铜基合金材料,其以下组分组成:占总体积5-10%的纳米级碳化硅(SiC)和占总体积90-95%的铜合金材料ZQAL9-4。根据本发明所得到的纳米合金新材料具有更高的强度、硬度、耐磨性以及耐腐蚀性,从而延长航空航天高强度耐压产品、石油工程设别的耐磨件产品以及海洋工程设备耐腐蚀产品配件的使用寿命。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纳米 碳化硅 合金材料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纳米级碳化硅铜基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按照国标GB/T1176‑1987的标准及铜合金材料QAL9‑4的化学成分要求将电解铜,铝锭及铁锭按照重量比例放入电炉中熔炼,熔炼期间根据熔炉的体积大小控制铜合金液体积在熔炉体积的90%以下;熔炼温度为1300‑1380℃;时间为3‑3.5小时;2)对所述铜合金液进行成分检测;3)将占总体积5‑10%的纳米级碳化硅粉体放入检验合格的所述铜合金液的表面,开启工频电炉的震动装置并用石墨棒进行搅拌,使其均匀混合,形成纳米级碳化硅铜基合金液;4)保温与铸造,将所述纳米级碳化硅铜基合金液保温20‑30分钟,保温温度为1600‑1650℃,然后将所述纳米级碳化硅铜基合金铸造成合金棒材,铸造温度为1000‑1100℃;5)将所述合金棒材进行表面车加工处理,并按照出厂标准包装。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金仓合金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苏州金仓合金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259334.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