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单电机功率分流耦合变速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65308.4 | 申请日: | 2013-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0311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30 |
发明(设计)人: | 卢国轩;苏波;朱峰;温长兴;张振宇;何亚丽;蓝伟;马睿璘;刘兴杰;杨树岭;姚其昌;江磊;赵洪恒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0K1/00 | 分类号: | B60K1/00;B60K17/08 |
代理公司: |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专利中心11011 | 代理人: | 刘东升 |
地址: | 102202***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电动驱动汽车或无人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电动汽车或无人车的单电机功率分流耦合变速系统。该单电机功率分流耦合变速系统的结构简单,其利用单电机即实现车辆的变速,满足车辆多工况对动力输出的要求;其采用单电机,从而避免在某些工况下存在的电机闲置情况;其液压离合器处于联动现状,保证高速传动线路的可靠结合,并可选用同一系列的同一型号,从而增强了系统零件的通用性;其避免普通变速箱存在的换挡间隙动力中断的问题;其以差速器作为转速耦合器件,可借用汽车工业成熟部件,降低成本,提高系统可靠性;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可将电控液压阀的液压回路与整个系统的润滑油路功能合并,这进一步有利于系统的集成度提高。 | ||
搜索关键词: | 电机 功率 分流 耦合 变速 系统 | ||
【主权项】:
一种单电机功率分流耦合变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系统包括:差速器(1)、动力输出齿轮(2)、驱动电机(4)、低速传动从动齿轮(3)、低速传动主动齿轮(5)、低减速比或等速传动的高速传动从动齿轮(9)、高速传动主动齿轮(8)、第一液压离合器(6)、第二液压离合器(10)以及电控液压阀(7);所述差速器(1)包括:左半轴齿轮(1‑2)、右半轴齿轮(1‑4)、设有外啮合齿轮的差速器壳体(1‑1)以及旋转轴固定在差速器壳体(1‑1)内部的行星齿轮(1‑3);所述差速器壳体(1‑1)的外啮合齿轮与动力输出齿轮(2)啮合,所述动力输出齿轮(2)用于将耦合后的功率输出;所述低速传动从动齿轮(3)与用于驱动低速传动从动齿轮(3)的低速传动主动齿轮(5)构成常啮合的低速传动线路;所述低速传动从动齿轮(3)与差速器(1)的左半轴齿轮(1‑2)同轴相连,所述低速传动主动齿轮(5)与驱动电机(4)的输出轴连接,从而构成一条功率传动线路,将驱动电机(4)产生的功率以低速传动主动齿轮(5)和低速传动从动齿轮(3)确定的传动比输入到差速器(1)的左半轴齿轮(1‑2);所述高速传动从动齿轮(9)与用于驱动高速传动从动齿轮(9)的高速传动主动齿轮(8)构成可断开的高速传动线路;高速传动从动齿轮(9)与差速器(1)的右半轴齿轮(1‑4)同轴相连,具有较长连接轴的高速传动主动齿轮(8)与驱动电机(4)的输出轴连接;在所述高速传动主动齿轮(8)与驱动电机(4)输出轴之间设置所述第一液压离合器(6);所述高速传动从动齿轮(9)与车架之间设置所述第二液压离合器(10);所述电控液压阀(7)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液压离合器(6)及第二液压离合器(10)的结合或断开的状态;所述电控液压阀(7)分别与所述第一液压离合器(6)、第二液压离合器(10)通过液压管路连接,所述电控液压阀(7)为2位2通阀;在车辆高速行驶状态下,所述电控液压阀(7)控制第一液压离合器(6)充油结合,同时控制所述第二液压离合器(10)排油断开连接,所述驱动电机(4)与差速器(1)之间的高速传动线路处于连通状态,从而右半轴齿轮(1‑4)处于连通状态;在车辆低速行驶状态下,所述电控液压阀(7)控制第一液压离合器(6)排油断开连接,同时控制第二液压离合器(10)充油结合,所述驱动电机(4)与差速器(1)之间的高速传动线路处于断开状态,从而右半轴齿轮(1‑4)处于锁止状态;在车辆高速行驶状态下,即所述高速传动线路处于连通状态下,所述右半轴齿轮(1‑4)处于连通状态时,所述驱动电机(4)的功率通过两条线路输入到差速器(1),根据锥齿轮差速器等速差分的原理,差速器壳体(1‑1)所输出至动力输出齿轮(2)的转速为所述两个半轴齿轮转速之和的一半;在车辆低速行驶状态下,即所述高速传动线路处于断开状态下,所述右半轴齿轮(1‑4)处于锁止状态时,所述驱动电机(4)的功率仅通过低速传动线路输入到差速器(1),根据锥齿轮差速器等速差分的原理,差速器壳体(1‑1)所输出至动力输出齿轮(2)的转速为所述左半轴齿轮(1‑2)的转速的一半。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未经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265308.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后视镜联动旋转装置
- 下一篇:一种汽车空气净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