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锂离子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72311.9 | 申请日: | 2013-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462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9 |
发明(设计)人: | 裴晓英;李志虎;夏永高;刘兆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M4/133 | 分类号: | H01M4/133;H01M4/134;H01M4/1393;H01M4/1395;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赵青朵;李玉秋 |
地址: | 31520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锂离子电池,该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包括内核、包裹于所述内核外部的中间层与包裹于所述中间层外的外壳,所述内核为硅碳颗粒,中间层为碳泡沫层,外壳为无定形碳层;所述硅碳颗粒由硅颗粒与碳材料形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在硅碳颗粒内核与无定形碳外壳之间包含中间层碳泡沫层,首先碳泡沫层可构成导电网格结构,不仅能提高材料的导电性能,也可缓冲充放电过程中硅颗粒巨大体积变化;其次,外壳层无定形碳层可维持负极材料的核壳结构,核壳结构的包覆层也可缓冲体积变化,提高电极的循环稳定性,减少活性物质与电解液的接触,提高电极的首次库伦效率,还可阻止纳米颗粒团聚、提高电极导电性。 | ||
搜索关键词: | 锂离子电池 负极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内核、包裹于所述内核外部的中间层与包裹于所述中间层外部的外壳,所述内核为硅碳颗粒,所述中间层为碳泡沫层,所述外壳为无定形碳层;所述硅碳颗粒由硅颗粒与碳材料形成。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272311.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3D打印喷头
- 下一篇:基于NFC智能电子设备的电子门锁管理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