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Tl-2212超导薄膜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81981.7 | 申请日: | 2013-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042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8 |
发明(设计)人: | 谢清连;黄国华;张晶;李建映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师范学院 |
主分类号: | C04B35/45 | 分类号: | C04B35/45;C04B35/622 |
代理公司: | 广西南宁公平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5104 | 代理人: | 王素娥 |
地址: | 530023 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Tl-2212超导薄膜的制备方法。该方法以乙酸铊、乙酸钡、乙酸钙、乙酸铜为起始原料,以乳酸、α-甲基丙烯酸、二乙烯三胺、三乙烯四胺、甲醇为络合剂及溶剂,制得粘度合适的溶胶。该溶胶具有用料少、制备过程简单,成分易于精确控制等特点,采用该溶胶制备的Tl-2212高温超导膜具有平整的表面形貌、以及良好的超导特性。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用 溶胶 凝胶 合成 tl 2212 超导 薄膜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Tl‑2212超导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方法包括TBCCO溶胶的制备、凝胶膜的热分解和先驱膜的后退火三个步骤;1)TBCCO溶胶的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1)以乙酸铊、乙酸钡、乙酸钙、乙酸铜为起始原料,以乳酸、α‑甲基丙烯酸、二乙烯三胺、三乙烯四胺、甲醇为络合剂及溶剂来制备溶胶,其金属化合物的有效成分和摩尔比为:乙酸铊∶乙酸钡∶乙酸钙∶乙酸铜=2.6~3.5∶2∶1∶2.5~2.7;(2)在乙酸铊中加入乳酸、二乙烯三胺以及甲醇,各成分摩尔比为乙酸铊∶乳酸∶二乙烯三胺∶甲醇=1∶2.5~3.5∶2.5~3.5∶70~85,经过70℃搅拌得到溶液A;(3)在乙酸钡中加入乳酸和甲醇,各成分摩尔比为乙酸钡∶乳酸∶甲醇=1∶2.5~3.5∶40~60,经过80℃搅拌得到溶液B;(4)在乙酸钙中加入乳酸和甲醇,各成分摩尔比为乙酸钙∶乳酸∶甲醇=1∶2~4∶60~70,经过80℃搅拌得到溶液C;(5)在乙酸铜中加入α‑甲基丙烯酸、三乙烯四胺和甲醇,各成分摩尔比为乙酸铜∶α‑甲基丙烯酸∶三乙烯四胺∶甲醇=1∶3~4.5∶2~3.5∶50~70,经过70℃搅拌得到溶液D;(6)将上述步骤(2)、(3)、(4)、(5)得到的溶液A、B、C、D混合,加入甲酰胺,使乙酸钡∶甲酰胺=1∶10~40,经过80℃搅拌得到所需TBCCO溶胶;2)凝胶膜热分解,方法包括下列步骤:(1)用步骤1)溶胶制备的TBCCO溶胶,在铝酸镧LAO等单晶衬底材料上,采用旋转涂层和浸涂层方法获得凝胶膜;把凝胶膜放入真空干燥箱在60℃下干燥2小时,然后在空气或其他气体中在120℃下干燥2小时;(2)将干燥好的凝胶膜进行热分解处理。把样品放入石英管中,通入流动的湿氩气,同时,高温炉以0.5℃/min~2℃/min的速率升至400℃,恒温30min~50min;热分解程序执行结束后,自然降温至室温,取出样品就得到先驱膜;3)先驱膜的后退火,方法包括下列步骤:(1)含铊源陪烧靶的制备首先用BaO2、CaO和CuO按照原子比Ba∶Ca∶Cu=2∶2∶3的比例配合研磨后,在流动氧气氛中和940℃温度下灼烧6小时,冷却后再研磨,在同样条件下再灼烧8小时,制成BaCaCuO粉末;然后,将BaCaCuO粉末与Tl2O3粉末混合研磨后压片,用坩堝密封后在流动氧气氛中和850℃温度下灼烧2小时;冷却后再研磨、压片,用同样条件再灼烧2小时,制成陪烧靶材;(2)先驱膜的烧结在105Pa的氧气环境下,把先驱膜放在含有铊源陪烧靶的坩堝内进行高温热处理,使Tl‑Ba‑Ca‑Cu‑O非晶先驱薄膜转变为超导薄膜;其中,退火温度为830~870℃,退火时间为1~5h;自然降温后,即可得到临界温度为103K~106K的Tl‑2212超导薄膜。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师范学院,未经广西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281981.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