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效传热纳米铜材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88691.5 | 申请日: | 2013-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101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15 |
发明(设计)人: | 高雪峰;胡玲;罗雨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25D3/12 | 分类号: | C25D3/12;C25D5/48 |
代理公司: | 南京利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56 | 代理人: | 王锋 |
地址: | 215123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高效传热纳米铜材及其制备方法。该铜材表面覆设有超薄超润湿的纳米或微纳复合多孔镍膜,该纳米多孔镍膜包含主要由镍纳米花簇构成的多孔结构,该微纳复合多孔镍膜包括主要由镍的微米或纳米三角片堆积形成的多孔结构;其制法包括:取基材作为工作电极与对电极和参比电极置于弱酸性镍盐电解液中形成还原体系,并于工作电极和对电极之间施加还原电流,在基材上进行镍的电沉积反应,进而在基材表面形成前述镍膜。本发明的超薄超润湿纳米或微纳复合多孔镍膜不仅能够提高铜材的服役稳定性,还能大大强化铜材的膜状冷凝传热、沸腾传热以及喷雾冷却散热性能,且其制备所需电解液配方简便,经济易得,电镀模式可选范围广,适于工业化规模应用。 | ||
搜索关键词: | 高效 传热 纳米 及其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高效传热纳米铜材,其特征在于,所述铜材表面覆设有超薄超润湿的纳米或微纳复合多孔镍膜,其中,所述纳米多孔镍膜包含主要由镍纳米花簇构成的多孔结构,所述微纳复合多孔镍膜包括主要由镍微米或纳米三角片堆积形成的多孔结构;并且,所述镍纳米多孔膜中镍纳米孔的平均深度为0.05‑3μm,平均直径为50‑500nm,镍膜的平均厚度为0.1‑4μm,所述镍微纳复合多孔膜中镍孔的平均直径为0.5‑5μm,平均深度为0.25‑3μm,镍膜的平均厚度为0.75‑5μm。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288691.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透镜部件及图像显示装置
- 下一篇:一种牛β-酪蛋白定量检测试剂盒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