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爆破工程中的盲炮识别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96680.1 | 申请日: | 2013-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441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9 |
发明(设计)人: | 李洪涛;姚强;杨兴国;王勇胜;王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 |
主分类号: | F42D5/02 | 分类号: | F42D5/02 |
代理公司: | 成都科海专利事务有限责任公司 51202 | 代理人: | 吕建平 |
地址: | 610065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爆破工程中的盲炮识别方法,通过爆破振动测试仪获得完整的爆破振动信号,爆破振动信号经过基于小波变换的时-能密度方法分析,得到不同分解尺度下的爆破振动时-能密度曲线,对通过对比确定其中最优分解尺度下的爆破振动时-能密度曲线,利用窗函数对爆破振动时-能密度曲线进行平滑化,并采用关窗法选择窗函数带宽,进而选择确定能比较清晰地反应出各段雷管的实际起爆时刻的平滑后的时-能密度曲线,以曲线的突峰点与爆破设计对比,可以确定是否发生盲炮,以及盲炮发生的位置。采用时-能密度法识别各种大型爆破工程的盲炮,对于避免爆破产生盲炮后导致的安全事故的发生具有非常大的现实意义。 | ||
搜索关键词: | 爆破 工程 中的 识别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爆破工程中的盲炮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a、将爆破振动测试仪设置在能够测试记录爆破振动波的位置,测试记录爆破振动波形数据并输入计算机; b、运用基于小波变换的时‑能密度分析法分析步骤a获得的爆破振动波形数据,得到于不同分解尺度下的爆破振动时‑能密度曲线,对比确定其中最优分解尺度下的爆破振动时‑能密度曲线; c、针对最优分解尺度下的爆破振动时‑能密度曲线,采用窗函数对其进行平滑化,采用关窗法进行窗函数带宽选择,比较确定其中最优带宽下的平滑化后的爆破振动时‑能密度曲线; d、将步骤c得到的最优带宽下的平滑化后的爆破振动时‑能密度曲线与爆破设计进行对比,从而确定是否发生盲炮,以及盲炮发生的位置。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296680.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