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超小型全折叠双人自治驱动自行车及其优化设计新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299440.7 | 申请日: | 2013-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592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23 |
发明(设计)人: | 常福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福全 |
主分类号: | B62K3/12 | 分类号: | B62K3/12;B62K1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14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类双人力自行车及其优化设计新方法的创立,是应用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即称谓“三论“的科学思想、原理和方法得到的新成果。创新设计出的超小型全折叠双人自治驱动自行车,其功能和性能品质指标,均能基本实现预先设定的期望目标。本款车双人、单人皆可乘驾,行车全过程皆能轻便快捷和稳健安全而可靠地驶达目的地。首创出以后轮链轮转轴为转心,实现全折叠,经折顺锁紧,打包装箱,其纵向长度尺寸折短约一倍,方便携带。开创了双人自行车可全折叠的先河。而其行驶的平衡稳定性、灵活机动性和及时跟随性性能品质指标,皆达到了预先设定的要求。尤以行车转弯半径最小,人均占据行车道路交通空间最少为其突出特性。 | ||
搜索关键词: | 超小型 折叠 双人 自治 驱动 自行车 及其 优化 设计 新方法 | ||
【主权项】:
一类双人力自行车及其应用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所称谓的“三论”科学思想、原理和方法,首创建立的优化设计新方法设计出的全折叠双人自治驱动自行车,它的整车结构组成包括:前轮、后轮、复合结构车架、前置可折叠半卧座椅、后置可折叠半卧座椅和其它附件共同构成,其特征在于:复合结构车架包括可折短转向前轮支撑架(前叉)、前后置双链轮驱动传动装置共用支撑基架(用多个平面三角架制作)、拖动后轮支撑架和铰接组合转动装置等组部零件固接或铰接构成,其中铰接组合转动装置是构成复合结构车架和双人自行车实现全折叠的关键部件;所述铰接组合转动装置是在对称于所述后置链轮传动转轴轴心线上,且贴近传动转轴之轴承外圈套筒的圆周面上,固接着用轴瓦或轴承支撑的两个转轴微传动铰链,共与传动转轴构成三铰链组合,该传动转轴充当折转整车结构纵向长度尺寸折短约一倍重任,乃是实现双人自行车全折叠的关键零件;所述共用支撑基架的前端下侧部位,安装前链轮传动装置,在前链轮转轴上套装前踏板;所述共用支撑基架的后端下侧部位,安装后链轮传动装置,在后链轮转轴上套装后踏板;而所述前链轮、后链轮则是通过各自的传动系统的连接链,对后车轮实现自治驱动的;前链轮传动系统,是在其转轴右侧端位上安置的大牙盘1上,用链条1与后链轮转轴右侧外端位上套装的小飞轮1相连接,且在该转轴右侧内端位上套装的小飞轮2上,用链条2与后车轮主轴右侧端位上套装的小飞轮3相连接;而后链轮装置传动系统,是在其转轴左侧端位上安置大牙盘2上,用链条3与后车轮主轴左侧端位上套装的小飞轮4相连接;因而对后车轮的自治驱动才得以实现;所述前置可折叠半卧座椅,在其座位后边沿和底脚边沿部位,设置既可支撑座面又能支撑靠背,还可调节座椅折叠位置的复合支撑架,而它恰是由座椅坐面、座椅靠背、座椅靠枕等固接和铰接构成的多功能复合机构;其中还设置专供单人骑行使用的可折转顺置的鞍座,它置于前座椅上端高位置上,也可充当靠枕的功用,在鞍座下背部位附装固定把手,供后座位乘驾人使用;而前座椅底脚部位,则是铰接栓在前后置双链轮装置的共用支撑基架上,即多个平面三角架组合之后三角架组合的上方位铰链上;所述后置可折叠半卧座椅,在其坐位后边沿和底脚边沿部位,设置既可支撑坐面又能支撑靠背,还可调节座椅折叠位置的复合支撑架,而它恰是由座椅坐面和座椅靠背等固接和铰接构成的多功能复合机构;而座椅底脚部位,则是铰接栓紧在稳定减震压缩弹簧顶部小支撑架上方位而横置的平面杆件框架上。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福全,未经常福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299440.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