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车轮隔振性能测试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16362.7 | 申请日: | 2013-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44937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9 |
发明(设计)人: | 余雄鹰;闵福江;文伟;赵立峰;刘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7/02 | 分类号: | G01M7/02;G01M17/013;G01M17/02 |
代理公司: |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50123 | 代理人: | 徐先禄 |
地址: | 400023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车轮隔振性能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被测轮胎与测试设备安装;计算第一布测点对第二布测点的传递函数H12和第三布测点对第二布测点的传递函数H32;计算第二布测点对第一布测点的传递函数H21和第三布测点对第一布测点的传递函数H31;计算车轮轮胎虚拟中心自身的频率响应函数H00;计算车轮轮胎虚拟中心自身的频率响应函数H30;以力传递率表示轮胎的隔振性能;本发明能够利用力传递率来表示轮胎的隔振性能,对车轮的隔振性能及其轮胎/路面噪声水平作出评价。本发明克服了传统的单纯车轮模态测量不能评价车轮隔振性能的缺点;并且该方法虚拟了一个车轮轮胎虚拟中心,避免为了获得真正车轮轮胎中心而制作工装件的繁琐工作,使操作更简便。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车轮 性能 测试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汽车车轮隔振性能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被测轮胎与测试设备安装;将具有额定气压的轮胎(3)用柔性绳(2)悬挂于吊架(1)上,以轮胎的轮辐中心的上边缘处为第一布测点(4),以轮胎的轮辐中心的下边缘处为第二布测点(6),第一布测点(4)与第二布测点(6)以轮辐中心为对称点呈上下对称,以轮胎顶部胎面中央为第三布测点(7),该第三布测点(7)与第一布测点(4)、第二布测点(6)处在同一竖直平面上,在所述第一布测点(4)、第二布测点(6)、第三布测点(7)上均布置加速度振动传感器,并通过连接线(9)将各个加速度振动传感器分别连接至数据采集器(10)的输入端;通过连接线将一个力锤(8)连接至数据采集器的输入端;通过连接线将数据采集器的输出端连接至计算机(11);2)计算第一布测点对第二布测点的传递函数H12和第三布测点对第二布测点的传递函数H32;使用力锤(8)敲击第二布测点(6)附近区域,通过数据采集器采集得到力锤的力信号以及第一布测点(4)、第三布测点(7)处加速度振动传感器的加速度响应信号,传输至计算机内处理,以第一布测点(4)处的加速度信号值与力锤(8)的力信号值的比值表示第一布测点对第二布测点的传递函数H12,以第三布测点(7)处的加速度信号值与力锤(8)的力信号值的比值表示第三布测点对第二布测点的传递函数H32;3)计算第二布测点对第一布测点的传递函数H21和第三布测点对第一布测点的传递函数H31;使用力锤(8)敲击第一布测点(4)附近区域,通过数据采集器采集得到力锤的力信号以及第二布测点(6)、第三布测点(7)处加速度振动传感器的加速度响应信号,传输至计算机内处理,以第二布测点(6)处的加速度信号值与力锤(8)的力信号值的比值表示第二布测点对第一布测点的传递函数H21,以第三布测点(7)处的加速度信号值与力锤(8)的力信号值的比值表示第三布测点对第一布测点的传递函数H31;4)计算车轮轮胎虚拟中心自身的频率响应函数H00;按下式对传递函数H21和传递函数H12进行平均求值,以表示车轮轮胎虚拟中心(5)自身的频率响应函数H00:H00=H21+H122]]>5)计算车轮轮胎虚拟中心自身的频率响应函数H30;按下式对传递函数H32和传递函数H31进行平均求值,以表示轮胎胎面响应点即第三布测点(7)对车轮轮胎虚拟中心(5)的频率响应函数H30:H30=H31+H322]]>6)以力传递率表示轮胎的隔振性能;以轮胎胎面响应点即第三布测点(7)对车轮轮胎虚拟中心(5)的频率响应函数H30与车轮轮胎虚拟中心(5)自身的频率响应函数H00的比值,即力传递率来表示轮胎的隔振性能。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316362.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